导语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眼科学系的ParkKS近日在CellMolLifeSci发表了一篇综述,系统的介绍了代谢组学在视网膜变性中的作用,并讨论如何使用代谢组学来预防视网膜变性。
眼科领域的代谢组学研究主要侧重于确定特定视网膜疾病特征代谢物的浓度。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光谱学的研究表明,与对照个体相比,患有视网膜疾病的个体具有明显不同的代谢特征,这支持代谢物可以用作特定条件下易识别的生物标志物的观点。然而,由生物标志物研究而产生的代谢组学的新兴分支,涉及视网膜代谢功能紊乱研究,认为代谢功能紊乱是视网膜退化的原因。
最近的研究表明,包括葡萄糖和氧代谢等许多代谢过程,当受到干扰时,会引起感光细胞的退化。因此,这些研究暗示,可以进一步研究阐明延长光感受器存活的方法,努力在其早期阶段中止变性。这篇综述探讨了代谢组学是如何加深我们对视网膜变性的认识,并讨论如何使用代谢组学来预防视网膜变性,避免其发展到晚期疾病阶段。
王宁利教授、何伟教授当选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IntOphthalmol:调节性内斜视研究现状
Genes(Basel):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相关遗传变异的鉴定
英国将开展用光遗传技术治疗视力障碍试验
Nature:抑制sEH酶可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疾病基因疗法:治疗费高达85万美元
低剂量兰尼单抗治疗急性早产儿视网膜病
CellRep:命运特化的角膜细胞在损伤后可以去分化补充干细胞库!
尘埃落定!首个“靶向突变”的基因疗法获批上市!
基于深度学习系统的视网膜图像视盘与视杯区域提取研究取得进展
版
权
声
明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中国眼科医生
每日定时推送8条|中国眼科第一微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