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
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异常增高导致视网膜血管闭锁、视网膜组织缺氧,从而出现视网膜微血管瘤、水肿、渗出、出血、新生血管以及玻璃体增殖性等一系列病理性改变,称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导致患眼失明。糖尿病患者失明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25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是隐匿的,当病人感到视力明显下降时,往往病变已经是晚期。
在病变发展的过程中,早期患者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待患者感到视力下降时,往往病情已经进展到很严重的阶段,此时多数患者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当糖尿病眼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眼部的病变就无法逆转了,即使患者血糖控制正常,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也在缓慢进展中。大量研究显示,防止糖尿病导致失明的最好办法就是预防性治疗。为了得到及时治疗,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糖尿病人要定期检查眼底,以便在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症状时医生能够及早发现病变,并给予及时的预防性治疗。只有定期检查眼底,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防止糖尿病导致的失明。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分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全身小血管病变的一部分,其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病程长短,和血糖控制状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版)分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
1、尽可能用饮食控制或联合降糖药物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当口服药不能使高血糖降低,则需积极按照内分泌医师的指导注射胰岛素。
2、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在严格控制糖尿病外,可采用二羟基苯磺酸钙类药物等减轻糖尿病时视网膜血管的高渗漏反应,降低血液的高粘稠性及减少血小板的高聚集性。低脂肪高蛋白饮食、多用植物油可以减少眼底的硬性渗出。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及/或高血脂,在控制高血糖的同时,需同时兼顾对高血压及高血脂的治疗,力求将其降至正常水平。
3、激光治疗可有效地阻止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4、晚期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发生严重玻璃体出血,日久未吸收的出血在玻璃体内形成机化膜或条索,牵拉引起黄斑水肿、黄斑异位,甚至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这个时期治疗只能采用玻璃体切除术,移走积血及分解物质并将机化膜切断,咬碎,然后吸出碎片消除纤维组织赖以生长的支架,松解对视网膜的牵拉,并注入液体及/或气体,恢复正常的视网膜解剖关系,保持眼球完整,以便作激光光凝或冷凝。
糖尿病患者有关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案推荐
点击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