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并发症在临床中非常常见,包括:残余或复发玻璃体出血、气体吸收后复发视网膜脱离、硅油移位、重水残留等并发症。
再次手术室操作既麻烦又加重经济负担,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会很困难(如COVID-19疫情下),我们将介绍几个在眼科诊室内即可操作的技巧来处理这些并发症,有助于加快患者视力恢复,减轻其经济负担。
一
玻璃体切除术后玻璃体出血
残留或复发性玻璃体出血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切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虽然大部分残留积血在一周内可自发吸收,但浓厚的出血或复发性出血可能持续存在,影响医生对视网膜的观察,损害患者的视力。前房中红细胞的存在表明玻璃体腔和前房是相通的,出血可自发吸收。如果前房看不到红细胞,提示玻璃体腔和前房不相通,出血不易吸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行Nd:YAG周边囊膜切开术或气液交换术。Nd:YAG周边囊膜切开术
人工晶体眼的轻中度出血患者可选择Nd:YAG激光。充分散瞳至能观察到人工晶体周边的晶体囊膜,在远离人工晶体的10点或4点位的周边囊膜上做一个直径2-3mm的激光孔(图1、图2)。其目的是使玻璃体腔与前房间产生液体流动,促使出血吸收。图1.IOL光学区外的囊膜切开位置图2.囊膜切开术后眼部图片,蓝色圆圈内为切开部位气液交换术
气液交换术在有晶体眼或人工晶体眼均可进行。如玻璃体积血浓厚看不清视网膜,需在操作前行超声检查除外视网膜脱离。按玻璃体腔注药术相同方法准备,表面麻醉后,5%聚维酮碘消毒结膜囊。
令患者斜卧,头部向患侧倾斜,使头部和患眼侧面与地板平行。
取10ml注射器,抽取过滤空气6ml,更换27G针头。
注射器垂直地面,自眼球颞下方向球心方向进针(图3)。
图3.患者侧卧,注射器与地面垂直,针头向球心自颞下方进针玻璃体腔内液体由于重力作用流入注射器中,当眼压变低时,向玻璃体腔内注入空气,随着眼压回升,会有更多的液体流出,重复这个步骤直至没有液体流出或大约置换出5ml液体,保持注射器活塞在6ml的位置,拔出针头,棉签按压止血。
间接眼底镜检查视网膜,测量眼压。
二
人工晶体挟持
有硅油或气体填充的人工晶体眼常发生人工晶体前脱位合并虹膜挟持。操作:患者进行表面麻醉及5%聚维酮碘消毒准备后,坐于裂隙灯前,30G针头自角膜缘进针,将人工晶体推至虹膜后,防止人工晶体与虹膜产生黏连。玻璃体切除术后严格保持体位和避免长期散瞳可预防这种并发症。三
硅油并发症
在硅油填充眼中,慢性低眼压或虹膜周切孔闭锁,可导致人工晶体眼前房变浅或无晶体眼的硅油向前房移位。对于虹膜周切孔闭锁,可以用Nd:YAG激光将闭锁的虹膜周切孔扩大(图4)。
图4.扩大虹膜周切孔的硅油填充人工晶体眼对于虹膜周切孔开放的慢性低眼压患者,如果出现浅前房或前房硅油移位,可以通过注入粘弹剂重建前房。同样,患者进行表面麻醉及5%聚维酮碘消毒准备后,坐于裂隙灯前,用27G针头自角膜缘向前房进针注入粘弹剂。
四
前房硅油
在有晶体眼和人工晶体眼中,乳化的硅油可进入前房(图5)。及时去除前房硅油有助于提高视力,防止角膜带状变性。图5.玻璃体切除术后5个月,人工晶体眼的前房内存在大量乳化硅油操作:患者进行表面麻醉及5%聚维酮碘消毒准备后,坐于裂隙灯前,使用19G针头,在11点到1点之间角膜缘处进针,使针尖斜面向前伸入前房硅油中,斜面末端暴露于角膜缘外,轻轻压迫眼球,以利于硅油释放(图6)。图6.在一个Bioniko眼模型中,19G针头的针尖斜面必须同时在前房硅油滴内和眼睛外部以释放硅油五
重水残留
硅油或气体填充后重水残留亦是玻璃体切除手术常见并发症。通过患者俯卧位让重水移入前房,表麻消毒后让患者坐于裂隙灯前;
用带有27G或30G针头的3cc注射器自角膜缘穿入前房,吸取重水。
提示:如果重水残留较多,可重复以上操作。
结论
处理玻璃体视网膜并发症的诊室技巧是每个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医生必备的技能。我们介绍的这些技巧可以加速玻璃体视网膜恢复,进一步预防前房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