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根据眼部检查、临床过程和眼内液的病毒学检测,改进和证实急性视网膜坏死(ARN)的新诊断标准。
材料:该回顾性研究统计了46例ARN患者,例葡萄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7医院随访的患者)。对照组患者曾被诊断为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眼弓形体病、结节病、Behcet病、眼结核病、梅毒性葡萄膜炎或眼内淋巴瘤,均表现为后极部葡萄膜炎或全葡萄膜炎。
方法:新诊断标准是基于ARN多种临床特点和眼内液病毒学检测结合的基础上,其中临床特点包括6种眼部表现和5种临床过程。眼部表现包括前房细胞或羊脂状角膜后沉着物(1a)、周边视网膜黄白色病灶(1b)、视网膜动脉炎(1c)、炎性玻璃体混浊(1d)和眼压升高(1e)。临床过程包括视网膜周边病变快速进展(2a)、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分离进展(2b)、视网膜血管闭塞(2c)、视神经萎缩(2d)、抗病毒药物治疗有效(2e)。眼内液病毒学检测包括对单纯疱疹病毒或带状疱疹病毒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或Goldmann-Witmer系数检测。为了将新诊断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最小化,对以上临床特点的多种组合进行分析。
结果及结论:数据分析结果将诊断标准分为2种:确诊和疑似。确诊指出现眼部表现1a和1b,5项临床过程中任何一项和阳性病毒学检测结果。疑似指出现6项眼部表现中的4项(包括1a、1b)、5项临床过程中的任何2项和阴性病毒学检测结果或未进行病毒学检测。用以上新诊断标准诊断46例ARN和例葡萄膜炎患者,结果发现其敏感性为0.49,特异性为1.00,PPV为1.00,NPV为0.99。
总之,ARN“确诊”“疑似”的新诊断标准逐渐成熟并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在日本已经开始了全国范围的调查以进一步证实这一诊断标准。
订阅
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卡介苗接种后会出现什么反应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