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艺术,绽放光明。眼底外科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息息相关,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也是考验眼底外科医生的一门基本功。爱尔康玻切新势力步履不停,凝聚智慧,播散光明。年9月12日,玻切新势力第五场聚集泉城济南,继续展示国内眼底外科医生的指尖艺术。
大会主席山东中医院王兴荣教授发表致辞,她作为东道主对到场的嘉宾同道表示热烈的欢迎。她指出,随着眼科技术的发展,爱尔康玻切设备如10K玻切头、23G、25G、27G的辅助下,玻璃体切除手术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她也有幸在第一时间体验了爱尔康10K玻切头的优势和便利性。“玻切新势力”活动是爱尔康公司为中青年眼科医生量身定制的一个高端系列学术活动,旨在为当今眼底外科领域的中青年玻切主力军们提供互动交流、风采展示、技艺切磋的专属学习平台。
首都医科医院魏文斌教授作为大会主席之一也对在场的嘉宾同道表示欢迎。他提到,通过玻切新势力这样的平台,希望大家都能将知识满载而归。
大会医院王玉教授同样对玻切新势力这一平台表示赞赏,他提到,玻切新势力为工作一线的中青年专家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和技巧的平台,让更多的眼科医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接下来他为我们介绍了比赛的规则。
爱尔康玻切及可视化市场经理章懋妤女士致辞。她提到,从年玻切新势力项目诞生以来,受到国内眼科医生的广泛好评,今年已经迈入了第三个年头。济南站是该活动诞生以来的第26站,一路走来玻切新势力伴随着中青年医生的汗水和欢笑,有收获也有成长,望通过该平台共同推进国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发展及新技术的应用。技术赋能,共襄盛举!
讲者高光时刻
王淑雅复杂PDR手术分享一例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TRD)及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是PPV手术的主要适应症之一。随着高速玻切设备、全视网膜镜、附属器械如吊顶灯及抗VEGF药物的应用,TRD、PDR手术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术中并发症越来越低。但对于合并系统性疾病及RRD的患者,预后仍然不理想。如何减少术中医源性裂孔的形成、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是玻切手术医生需要思考和挑战的难点。山东中医院王淑雅医生为我们分享了一例复杂的PDR手术病例。该例患者是一名合并有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心脏病等多种系统性疾病的中青年患者,双眼视力仅有手动,眼底可见大量增殖膜导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为患者行抗VEGF治疗3天后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TA染色后,行玻璃体切除,并小心分离视网膜增殖膜,术后患者视力提高至0.2。
专家点评魏文斌教授王淑雅医生手术过程流畅,有几点值得我们学习。第一是对术前全身状况的充分评估,这一点与手术预后关系密切。第二是手术操作中思路清晰,手术熟练,细节处理到位,患者也获得了较好的预后。但也有几点需要提升。在手术中处理增殖膜时,动作幅度不易过大,否则可能造成医源性的视网膜损伤。后续的治疗跟进也很重要,如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处理等。
周芳教授该病例是一名年轻的PDR患者。王淑雅医生医生术前的评估和分析非常充分,并通过B超对手术眼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术后我们需要注重对炎症的控制,保持患者屈光间质透明,以便后期行补充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
宋宗明教授同意魏文斌教授的观点。年轻医生在使用吊顶灯或者双手操作视网膜剪的时候,尽量用玻切头。动作幅度不宜过大,否则容易造成视网膜损伤。术后必要时行视网膜补充激光光凝治疗。对于青年糖尿病患者硅油填充非常有必要的。术中使用曲安奈德或傲迪适可减轻术后炎症、视网膜水肿。该患者术中见到脉络膜脱离,需要寻找原因,是否为低灌注、穿刺、低眼压等引起。
原公强10K斜面玻切头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
医院原公强医生为我们介绍了玻切头的发展史。他指出,爱尔康最新的AdvancedULTRAVIT10K斜面玻切头可显著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他展示了应用AdvancedULTRAVIT10K斜面玻切头进行手术的四例病例,分别是:黄斑前膜、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及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斜面玻切头的斜面设计可以更加贴近视网膜进行精细化操作,操控性更强,可代替其他器械实现更多的操作可能性,减少其他器械的更换频率。cpm可以液化玻璃体,提升抽吸速率,减少牵拉和扰动。
专家点评卢海教授原公强医生将玻切头的种类和发展进行了介绍和对比,而玻切头的发展代表了眼底外科行业理念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趋势。高速玻切头不仅带来了玻切手术速度的提升,而且是建立在完整的科学体系下,保障了手术的安全性,并让眼底外科医生能过够更安全和高效挑战手术中的难点和极限。好的技术需要有更广泛的适应症,10k应该广泛地应用于眼底外科医生。
王兴荣教授原公强医生通过四个病例展示了10k高速玻切头给视网膜手术带来的优势和便利。
李筱荣教授原公强医生通过手术病例展示了10k高速玻切头的速率和魅力。爱尔康一直引领着眼科设备和器械的潮流,也为目前进行眼底外科手术提供主要设备。25G与10k的结合大大提升了切割速率。医生可以根据病例的复杂程度及自己的喜好选择23G、25G或27G玻切头进行手术。但复杂的眼外伤病例可能需要使用20G玻切头。
刘兆强眼弓蛔虫病的手术治疗
眼弓蛔虫病是由于犬弓蛔虫或者猫弓蛔虫的幼虫,侵犯眼内组织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可引起眼底视网膜病变。医院刘兆强医生分享了5例犬弓蛔虫眼底病变的病例,5例患者都曾行激素治疗,病情反复。行眼内液检测确诊为眼弓蛔虫病后行玻璃体手术治疗。术中可见视网膜脱离、皱襞、瘢痕、玻璃体条带等,手术过程复杂,难度大。有1例患者术后炎症反复,给予抗炎治疗。刘兆强医生指出,眼弓蛔虫病可表现为慢性眼内炎、后极部或周边部肉芽肿、脉络膜视网膜瘢痕、弥漫性单侧行亚急性视神经视网膜炎。涉及黄斑的牵性视网貘脱离、后极部数密的视网膜前膜、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仍然存在致密玻璃体混子或牵拉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眼弓蛔虫病的玻切手术适应症。
专家点评刘丽萍教授眼弓蛔虫病的发病年龄并不局限于儿童,有了眼内液的检测后可以大大提高其诊断率。控制术前术后炎症是该疾病治疗的重点。
宋宗明教授刘兆强医生分享的眼弓蛔虫病病例的手术选择适应症正确。手术结束时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可以减少术后炎症反应。术中的疤痕尽量切除但是可以保留蒂部。
王瑞峰教授随着眼内液检测的普及,确诊眼弓蛔虫病的患者越来越多。眼弓蛔虫病除了引起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外,还可以引起增生牵拉,引起视网膜增生、牵拉、脱离。如果术中要填充硅油,尽量将玻璃体切除干净。术中电凝可以防止出血。
高荣玉视网膜下注射平衡盐溶液治疗DME
随着糖尿病发病人群增加,DR及DME发病率不断增高。引起DR患者视力损伤主要原因是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和硬性渗出。对抗VEGF治疗对合并硬性渗出的DME患者仍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有日本学者采用PPV联合视网膜下注射平衡盐溶液(BSS)治疗难治性DME,治疗后疗效显著。医院高荣玉医生分享了利用这一技术进行DME的治疗的2例病例。她指出,BSS的可能机制包括以下几方面:注射BSS时,人为造成的黄斑裂孔水流带走了渗出;注射的BSS降低了胶体渗透压和视网膜下液的粘度,促进了水通过RPE从视网膜下腔向脉络膜的运输;随着视网膜下液的吸收,视网膜与RPE重新接触,使得从脉络膜到视网膜的营养和氧气供应得以恢复;BSS溶液洗掉RPE上方的炎性细胞因子和迁移细胞,改善RPE周围的环境,改善了RPE功能,促进RPE将液体从视网膜泵送到脉络膜,从而减轻黄斑水肿。她总结到,视网膜下注射平衡盐溶液治疗难治性黄斑水肿有疗,但注射BSS不能替代或减少抗VEGF治疗,注射时不可损伤RPE。联合内界膜剥除,解除了玻璃体牵拉,同时有利于黄斑裂孔封闭。
专家点评魏文斌教授视网膜下注射平衡盐溶液是一种新的微创注射技术,虽然造成微小的视网膜裂孔,但对视网膜损伤小,可以自行愈合。可以稀释黄斑区硬性渗出,改变微环境,促进原有渗出吸收。其效果是一种综合的作用,需要联合内界膜剥离等,是一种好的探索。
卢海教授视网膜下注射平衡盐溶液将渗出驱离中心凹位置。但在操作中应尽量减少功能区如黄斑中心凹的损伤。但该手段应该其他常规手段之后,如抗VGEF治疗等。
王玉教授DME的一线治疗还是抗VEGF治疗。难治性的DME或有大量渗出性的DME可以尝试行视网膜下注射平衡盐溶液,起到松动、稀释渗出的作用。
王瑞峰教授引起难治性DME的因素很多,需要对全身因素进行重视。
杜兴不抛弃,不放弃——复杂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病例分享
医院杜兴医生分享了一例复杂的眼外伤手术病例。这是一名男性青中年患者,因被石头砸伤后出现视力下降就诊。急诊行一期清创缝合术,术后第6天行二期玻璃体切除术。术中行前房积血冲洗,通过角膜缘切口进行眼内灌注。切除玻璃体积血后发现视网膜呈现窄漏斗状脱离。行视网膜切开,剥离视网膜下增殖膜,注入重水,置换硅油。术后患者视网膜平伏,视力提高。他提出几点讨论,一是关于二期玻璃体切除手术时机的选择,二是关于常伴有前房积血、脉络膜、睫状体损伤(裂伤)、巩膜裂伤和球内异物等复杂眼外伤的处理原则,三是关于PVR的预防措施,四是术后低眼压的原因和处理。
专家点评李筱荣教授该手术操作规范。在眼外伤一期清创缝合后要注意控制炎症。眼外伤的二期玻璃体切除术倾向于早期手术,尽早恢复视功能。TA、傲迪适可以用于抑制炎症反应,减少PVR。大范围视网膜切开术后低眼压可能性大,可进行前节处理改善功能。
孙先勇教授复杂眼外伤的手术是锻炼医师意志力的过程。眼外伤一期处理非常重要,需要有耐心。合并视网膜脱离的眼外伤二期手术时间不要超过2周。二期处理应将增殖膜切除干净。该病例处理及时,术后效果较好。
王兴荣教授眼外伤的病例行玻切手术时要注重术中灌注。复杂眼外伤出血的建议使用23G玻切头。术后的抗炎非常重要。
高延庆及时出手,适可而止
感染性眼内炎是白内障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情发展迅速,破坏性大,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视功能丧失甚至眼球摘除。医院高延庆医生分享了一例57岁老年女性,因行phaco+IOL术后4天突发眼红痛就诊。B超显示玻璃体混浊。玻璃体及眼底窥视不清。急诊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使用25G玻切头,行前房灌注,撕除虹膜面渗出膜。进入眼内后,视网膜面见水肿和脓点。行玻璃体后脱离后切除玻璃体。再次冲洗前房,顶推IOL使灌注液进入玻璃体腔。术毕玻璃体腔内注入万古霉素。术后给予全身抗感染治疗。术后玻璃体液检测结果显示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再次行右眼玻璃体腔灌洗及眼内注药。高延庆医生指出,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更高的侵袭潜力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故其引起的眼内炎,疾病进展迅速,视力预后差。手动及视力更好的眼内炎患者,及时进行PPV获益更佳;手术操作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不顶压巩膜、视网膜光凝及填充硅油。
专家点评李筱荣教授该病例处理及时,效果理想。感染性眼内炎多发生于白内障和外伤术后。白内障术后前房出现絮状反应可以高度怀疑眼内炎。眼内炎要早期行玻璃体切除术,一旦怀疑是眼内炎可以尽早手术。如果炎症仅局限于眼前段,可以考虑先行玻璃体腔注药术。但对于进展迅速的眼内炎,一旦发现应该马上手术。必要时需要摘除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在玻璃体切除术时,尽量行玻璃体后脱离后切除干净玻璃体,但要避免减少医源性裂孔的生成,尽量不主张硅油填充术。术后暂时出现的角膜水肿是正常反应,随着时间延长症状可以减轻。
周芳教授人工晶体术后眼内炎不多见,但一旦发现则处理较为棘手。该病例处理及时,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及时。术中对囊袋和IOL反复冲洗,对术后视力恢复起到了保障。眼后段处理尽力又见好就收,值得借鉴。术中术后抗生素的使用对预后也很重要。
刘丽萍教授眼内炎的患者在接诊时应先抽取玻璃体液送检,结合临床表现有利于后续治疗。在玻璃体切除手术过程中如果后脱离较为困难可以不必勉强。部分眼内炎程度较轻的患者,可以选择药物治疗。
张立华视盘小凹的手术治疗
视盘小凹为神经外胚叶的发育缺陷所致,多单眼发病,视力正常,合并黄斑部视网膜脱离时则视力下降。虽然视盘小凹的发生机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压力波动学较为被认可,PPV是目前最受大家认可的治疗办法,PPV联合内层视网开窗可能更为有效。医院张立华医生分享2例视盘小凹的手术病例。病例1是一名31岁男性,BCVA0.3,可见视盘小凹。为患者行单纯PPV术,术后视网膜劈裂较前改善。病例2患者视网膜劈裂位于内层视网膜,位于神经纤维层。该患者行PPV+视网膜开窗术。术中使用25G球后针头沿着神经纤维走行平行切开水道处内界膜,用笛针吸出视网膜下液,术毕点全血到视盘小凹位置,术后视网膜劈裂明显减小。
专家点评王兴荣教授视盘小凹属于先天性异常,当有视网膜劈裂、黄斑水肿的患者,应考虑排除视盘小凹。单纯玻璃体切除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王玉教授视盘小凹在临床上并不常见,治疗方法包括激光及手术。视盘小凹引起黄斑水肿原因很多。目前报道达到手术方法多样,包括内界膜剥离、视网膜开窗等,但内界膜剥离应该注意有可能发生黄斑裂孔。该病例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温莹教授通过该2例病例我们可以观察到视盘小凹的通道及视网膜劈裂,具有很好的临床学习意义。手术目的应该针对病因治疗。手术治疗需评估手术风险和获益,尽量减少手术造成的并发症。
陈宁迷雾重重,一例眼外伤引发的思考
医院陈宁医生分享了一例眼外伤病例。癌患者因左眼被钉子扎伤引起眼贯通伤,一期急诊行清创缝合术,术后11天行二期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摘除及硅油填充术。术中行前房灌注,避免灌注进入脉络膜上腔,后入路行白内障摘除。术中清除出血,出血可能来自视网膜损伤及脉络膜损伤。清除中轴及周边玻璃体及视网膜前增殖。术中避免视网膜损伤及医源性裂孔,对伤道进行处理;行气液交换硅油填充及光凝。术后4个月行硅油取出术。
专家点评周芳教授贯通伤二期玻璃体切除手术操作较为困难,有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最好在伤后1周内行二期玻璃体切除术。
孙先勇教授该病例处理到位。后极部疤痕化如果没有视网膜牵拉或影响黄斑的情况尽量不要去处理。外伤的患者术前评估非常重要,特别是UBM、B超等结果,评估是否合并脉络膜脱离。
周占宇教授眼外伤的病例非常考验手术医生的经验和技巧。很多眼外伤合并脉络膜上腔积液或脱离,要鉴别是炎症渗液或外伤截离,可通过术前的UBM进行区分。如果是外伤渗液,在有眼内灌注时先行脉络膜上腔放液,再行玻璃体切除术,这样可以更好地评估术中视网膜复位及硅油填充情况。伤道的处理需要接触嵌顿的组织,可行切开,距离安全距离1PD以上。
李传宝成人视网膜皱劈手术干预
条索、皱褶和皱襞是临床中常见的情况。其中视网膜皱襞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变。医院李传宝医生分享2例成人视网膜劈裂的手术治疗。第1例患者一眼玻璃体积血、一眼严重血管病变,FFA显示双眼视网膜缺血改变。行双眼抗VEGF治疗后行右眼PPV术。术中见鼻侧视网膜粘连紧密,大片增殖膜及周边皱襞。清除增殖膜及积血后玻璃体腔内注入曲安奈德。术后右眼恢复良好。第2例患者视网膜后极部见增殖膜、皱褶,术后视网膜平伏良好,皱襞消退。李传宝医生总结到,对于成人视网膜皱襞,应该谨慎手术接触牵引,游离皱襞,术中可以使用广角非接触镜及广角照明系统辅助。
专家点评周芳教授视网膜皱襞的处理时机和手术适应症很重要。该两例病例处理及时。但两例病例缺乏规范的临床诊断。第1例患者合并全身疾病,需对全身疾病进行管理。
温莹教授两例病例体现了术者的激情、大胆和沉稳。这两例疾病进展迅速,术后需注重手术后管理。注射抗VEGF治疗可能会加重增殖,应及时手术治疗。
张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裂孔引发的大问题
医院张颖医生分享了一例病例。患者55岁男性,曾行双眼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因右眼视物不清伴有闪光感就诊。该患者眼压不低,无炎症反应,术前眼底见视网膜°隆起合并脉络膜脱离,但视网膜隆起不高。对该例患者进行鉴别诊断,诊断为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PPV术中查找隐匿裂孔,见视网膜上方可见一单个隐匿小裂孔,术后行硅油填充术。
专家点评刘丽萍教授该病例思路清晰,处理正确。该病例符合人工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特点。
孙先勇教授该病例为小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和脉络膜脱离。术前激素的使用很重要。术中前房灌注后应充分行脉络膜上腔放液。术后行硅油填充或气体填充均可。
王玉教授过去认为伴有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属于难治性视网膜脱离。该病例治疗规范。
最后,王玉教授进行会议总结。他提到,通过爱尔康玻切新势力会议,使很多眼底外科青年才俊脱颖而出。通过演讲风采、病例设计、手术展示体现了眼底外科医生的善于思考、总结和观察,对病人高度负责。
经过精彩角逐,10位优秀的讲者获得导师的一致认可并为他们颁布了奖项。
最终,来自医院的李传宝医生获得本次玻切新势力“济南站逐光者”称号。
小结
玻切新势力,追逐梦想,光明不停。本期会议让我们收获满满。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期的到来!
CN-CO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