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份的夜间,一名30来岁的男子急医院,称“眼睛疼得受不了”。经过检查,原来是患了青光眼。
男子说,自己平时喜欢玩手机,即使夜晚关灯后,还要躺在床上玩一会,直到极度疲惫才入睡。来医院之前,他的眼睛就出现干涩、视力模糊、头疼等问题,本以为“休息休息就好了”,没想到最后发生了病变。
经过降眼压以及药物治疗,该男子症状得到缓解,表示“以后再也不敢过度玩手机了”。
“近年咨询和就诊者中,因为用眼过度导致的问题占三成以上。”眼科医生陈晓艳说,近年来,近视发病呈现两大特点:一是中青年人较多,二是比例逐渐上升。
玩手机无节制3岁男孩近视度
儿童近视已不是新鲜话题,但在陈晓艳接触的患者中,最小的一个竟然只有3岁。
不久前,颍泉区中市办一位母亲,带着3医院,说孩子最近看东西老是斜着眼。检查结果出来后,女子吓了一跳,孩子竟然近视达度。“这么小的孩子,近视度数怎么这么高?家里几辈人都没有近视的。”
原来,这个孩子的父母平时较忙,没时间照顾孩子,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了“带娃神器”。哪想到孩子用眼过度,小小年纪竟成了近视眼。
过度用眼中学老师近视度数加深
在一般人的认识中,成年后视力会趋于稳定。但实际上,如果过度用眼,成年人的近视也会进一步加深。
阜城某中学的杨老师,今年31岁,以前近视度。因为他长期夜间在灯下写教案,以及用手机刷 陈晓艳说,近年发病近视患者中,度数呈上升趋势的成年人不在少数。一般来说,儿童一两年内增加50-75度,成人两三年内增加50-75度都属于正常范畴。主要原因还是不良的用眼习惯,像杨老师就属于长期过度用眼,以及在过暗环境中工作导致的。
陈晓艳提醒,平时除了减少使用手机、电脑时间,避免用眼过度外,一旦发现眼部不适,或者视力模糊等现象,要及时就医,以免加重眼部病情。
延伸阅读
5岁男孩近视一年飙升至度罪魁祸首是它!来源:人民网
5岁的丁丁眼睛已经高度近视,当最新的检查定格在度时,医院儿童近视专家薛枫也吓了一跳,一年前小丁丁被发现近视时已经度,但是这一年近视的发展如此飞速让人意外。首条青少年近视防治热线昨天发布调查,度以上的超高度近视已经占来院近视患者的5%。寒假放假十天,医院眼科门诊纷纷爆棚,都是小四眼。近视专家们纷纷忧虑,现在的孩子近视发展太快了,初中生多度的高度近视大幅增加。
小学生
视力不良率达30-50%
丁丁特别调皮好动,但只要ipad拿到手,就是他最安静的时候。父母也乐得轻松自在,只要孩子一闹,就把ipad给他,才能换来四五个小时的“安生”。甚至家里来了客人,孩子玩游戏表演都成了保留节目,“切西瓜”、“打小鸟”等玩的分数都比大人高。但妈妈却发现,丁丁看什么东西都喜欢眯着眼。和丁丁一样,用手机、平板电脑打游戏,越来越多学龄前孩子成为了小四眼。
“笔掉地上得摸着找,睁开眼第一件事情就是找眼镜,没了眼镜就和瞎了一样。”医院检查时,医生发现高三学生小王的双眼视力已经下降到0.1以下。医生告诉记者,该患者的眼镜矫正度数已经达到度,属于超高度近视范围。
目前,上海市小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达到30-50%,初中生视力不良率达到70-80%,到了高中更是达到80-90%,个别班级甚至“全军覆没”。“从孩子出生开始,视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变化过程,室内待的时间越长,近视的发生率就越高。”新视界眼科研究所负责人廉井财表示,眼睛如果长时间停留在30厘米以内,轴距必然受到影响,导致近视发生。以往的电视机让我们的眼睛停留距离大约是2-3米,而现在城市里移动终端的普及,让很多城里孩子视距停留在30厘米的时间每天都超过2小时。
预防近视
每日最好户外运动2小时
“戴副眼镜显得斯文,对生活也没什么影响,这是一个普遍的误解。”廉井财解释道,高度近视可有多种并发症,包括眼底黄斑、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脱离、视神经萎缩、青光眼等,还可能导致白内障的提早发生。
“高度近视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大约10%的患者可能因此失明,而度以上的超高度近视,拿掉眼镜其实已经近乎‘失明’了。”廉井财说。
“对于孩子来说,每天保证2小时的户外运动对预防近视很关键。”薛枫指出,在近视发生前就要建立屈光发育的档案,尽量延缓近视的发生,近视发生之后通过各种手段尽量控制近视的发展,目前角膜塑形镜是安全,通过镜片把角膜塑性到一个比较好的形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近视的进展,但是,验配时需要专业的人员并且需要规律的随访。不过,现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还有一些误区,有些人认为近视没有关系反正长大可以用激光手术解决。
专家们提醒,患者在控制近视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验光。很多患者在近视矫正过程中验光草率,光学验光占到90%以上,选择医学眼底验光的近视矫正患者不足10%,甚至有的患者拿着三年前的验光单来配眼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