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女童眼癌去世,视网膜母细胞瘤到底是种

王凤雅小朋友的不幸遭遇牵动了每个人的心,难过的同时,王凤雅小朋友的疾病,也给很多家长敲响了警钟。不少家长甚至没有听过这种会夺走孩子生命的疾病——视网膜母细胞瘤。

这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在儿童中发病率如何?

一旦发病如何治疗?

必须摘除眼球吗?

……

医院小儿眼科主任金丽文医生带来详细解答:

视网膜母细胞瘤到底是种什么疾病?

视网膜母细胞瘤为儿童眼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非但致盲,且可致死;部分病例有遗传性。本病大部分发生于幼儿,早期不易被发现,继而可出现白瞳症或继发青光眼;向框内或颅内蔓延及全身转移。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病率大概多少?

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病几率约2万分之一,起源于视网膜之核层,为基因突变所引起;40%-45%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染色体畸变,即13q14(13号染色体长臂1区4带)缺失。

一旦得了视网膜母细胞瘤有治愈希望吗?

视网膜母细胞瘤分四期:眼内期、青光眼期、眼外期、转移期。

在传统做法中,患了视网膜母细胞瘤,孩子一般需要摘除眼球并联合放疗,但是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如果能在早期通过体检确诊疾病,孩子不仅不用摘除眼球,甚至还可以保存视力,治疗方式也有了更多选择,通过激光光凝疗法、冷冻疗法、化疗等方式,保住眼球的希望非常大。但如果疾病发展到晚期,保住眼球的几率就很小了,再往下发展,就不是保住眼球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保命。

孩子的哪些症状家长需要注意?

视网膜母细胞瘤在眼内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婴幼儿如猫眼般白瞳,即视力丧失,瞳孔区黄白色反光,如同猫眼一样,闪闪发光。家长可通过闪光灯拍照观察发现。

灯光照射并直视摄像头时,瞳孔区呈现白色。图片来源:金丽文

此外,视网膜母细胞瘤处于眼内生长期时,早期从外观看不出什么,但部分孩子可能有视力异常,斜视等表现。

如何早期发现视网膜母细胞瘤?

为了自己宝宝的健康,建议家长带孩子阶段性体检(检查年龄:新生儿、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岁、3岁,4岁,5岁,6岁;6岁以上每半年检查一次。)有家族史的高危宝宝尤其要注意!

婴幼儿视力简易评估

◆新生儿:对光已有反应,在强光刺激下会闭上眼睛。(光照反应)

◆2-3个月:孩子有了固视物体的能力,目光能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追随运动)

◆4-6个月:孩子出现手-眼协调运动。(可以伸手抓物)

◆7-9个月:孩子会察言观色,会模仿大人的动作,能同时玩弄两个以上的物体。

◆1岁左右:孩子能用手指端准确取起细小的物体,如豆豆。

◆1.5岁:孩子会翻,看图书,会搭积木,会识别简单的形状。

◆2岁前后:能模仿画线条。

◆3岁左右:孩子能认识更复杂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等。

金丽文主任参与了多年的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宝宝的治疗,见证了患儿家长从伤心、痛苦、绝望到坚强的心路历程,她从内心出发,给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的家长写了一封信,感情真挚,字字入心。

▼▼▼

你们作为一个极特殊的群体,我首先向你们致敬!因为你们的宝宝患了Rb,你们成为了世界上最不同寻常的家长。

你们本该是一个年轻、快乐、充满希望的群体,本该一起去享受和宝宝成长的快乐,本以为向自己的父母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让他们成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可是一场晴天霹雳,永远的两个字母印在你们的脑海里:R-b!

你们震惊、伤心、哭喊、失声痛哭、失眠、酗酒、甚至想到自杀,但残酷的事实无法改变,你们马上清醒,擦干眼泪,接受现实,走上一条漫长的求医路.......来到北京、上海、广州、泉州,坐过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住过各种酒店、宾馆,经历排队、挂号,上网百度搜索Rb以及Rb医生。又或者请长假、甚至辞职、借款、各种方式联系其他患儿家长......也许同病相怜可以互相安慰一下。

总之,无论精神还是肉体,你们已经疲惫。

可是每当你们看到自己生病的宝宝,再累也能打起精神。抱着他(她)、陪着他(她),术后看着他(她),你们在偷偷流泪,有些术后医生要求宝宝趴着睡觉,你们只好整夜让他(她)趴在你们的肩上睡。有时早上查房看到你们和宝宝就这样睡着了,我们不忍打扰,马上轻轻返回。

你们也已经快成为专业的Rb专科医生加护士,你们熟悉诊断分期及检查:A、B、C、D、E期,B超,CT,MRI,RB1基因检查等。了解治疗阶段:介入、化疗、激光、冷冻、肿瘤切除、眼球摘除......。懂得护理:检查手术前散瞳、禁食,激光、冷冻后、手术后、眼底复查后、化疗后饮食、发热处理、化疗后化验单解读,术后眼药水的使用、义眼片的配戴、更换、厂家联系方式、义眼台暴露、复印病历、报销手续等。每个家长都尽显专业、甚至超出了其他专业眼科医生。

写到这里我已经流泪......Rb,约两万分之一的发病率不幸让你们中标,可是这不是彩票。每年中国约新增个这样的宝宝,也就是说每年又有个这样的家庭遭遇不幸!

另外,还有你们当中有更特殊的家长:宝宝已经去了天堂......

我想起美国纽约的一个名叫特鲁多医生的名言:

“ToCureSometimes,

ToRelieveOften,

ToComfortAlways.”

中文翻译:

“有时,去治愈,

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

即使在医学、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仍旧没有从恶性肿瘤的痛苦甚至是死亡的阴影中挣脱出来。因此重新诵读并思考这句“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显得那么重要。

这句话明确指出了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不仅仅是要治疗、治愈疾病,更多的是要去帮助和去安慰病人。我常常思索怎样才算是高明的医生,怎样才是对病人最好的治疗方案。作为一名小儿眼科医生,我将尽自己所能,努力去治疗、帮助安慰你们和你们的宝宝,和你们在一起共度难关!

ToRb宝宝家长们:

你们真的是伟大的家长,

再次向你们致敬!

——金丽文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
北京治疗白癜风得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xingguo.net/swmbxyy/24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