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眼底病论坛暨国际视网膜研讨会于青岛召开
3月29-31日,中国眼底病诊疗领域的专业学术年度盛会——中国眼底病论坛暨国际视网膜研讨会于青岛召开。会上,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院长、医院集团总院长、全国知名眼底病专家唐仕波教授作了《视网膜脱离的个性化治疗》的专题演讲。他指出,视网膜病变是一组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视网膜脱离发生率有明显增多趋势,尤其是青少年视网膜脱离。
唐仕波教授现场发表《视网膜脱离的个性化治疗》专题演讲
1青少年成视网膜脱离高危人群-高度近视、眼外伤是主因
教育部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5.71%,初中生为74.36%,高中生为83.28%。儿童时期发生近视的青少年,18岁前发展为高度近视眼(高于度)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近视眼是视网膜脱离的高危因素,特别是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球变长,视网膜被拉扯变薄容易出现裂孔。唐仕波研究发现,发生于近视眼的视网膜脱离是其他人群的8-10倍;临床上,在高度近视人群中,有10%的比例会出现视网膜病变。
此外,作为运动活跃人群的青少年,也是眼外伤高发的群体。运动造成外力作用,眼球就会震动,液化的玻璃体容易通过视网膜裂孔进到缝隙内,使两层之间分开,出现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时可发生闪光、眼前黑影遮挡、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还可导致并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可以导致视力丧失、失明、眼球萎缩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称,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随着青少年近视人群的快速增长,视网膜脱离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将成为影响我国未来国民素质的严重问题。
2家长忽视或“雪上加霜”
近日,医院接诊了一名年仅14岁独眼视网膜脱离患者小爽(化名)。小爽患有度的高度近视,3岁时曾发生右眼视网膜脱离。由于年幼不知道表达,等医院检查时,右眼已毫无光感,无法手术治疗。事后又因父母大意,医院进行眼底检查。如今,小爽左眼已经发生视网膜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多日,再不及时手术,将导致双眼失明。
唐仕波表示,在接诊的青少年患者中,没有及时发现视网膜脱离的现象很常见,“有些小孩视网膜脱离了,对侧眼是好的,还有一只眼睛能看见,就不重视,没告诉家长;还有一些青少年视网膜脱离在周边部,尚未影响中心视力,视力相对较好,也被家长忽视了;而近视儿童的家长大多只重视给孩子配眼镜,不重视查眼底。发现小孩医院检查眼底,视网膜脱离已经到了晚期!”
早期检查发现视网膜裂孔可通过激光治疗来预防视网膜脱离,已经发生视网膜脱离,尽快手术也能挽救一定的视力。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视网膜增殖严重,容易与玻璃体发生粘连,未及时得到治疗则可导致病情复杂多变,病程随之延长,加大手术难度,也给手术医生造成更大的压力。
3个性化治疗方案有望让更多患者获益
虽然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各种微创手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也降低了手术并发症,但手术的创伤和风险仍无法避免,患者仍需要面对失明以及无法确定的手术结果。
目前,通过重点探讨青少年视网膜脱离,多次手术及“高风险、压力大”病人等处理情况,唐仕波及其团队已积极探索出综合青少年特殊的患病原因、病变特点、治疗需求及心理活动等因素针对性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这一新的诊疗思路,实现了“以最小的创伤和最小的风险,争取最好的治疗结果”。中国眼底病论坛上,唐仕波相关研究成果及经验得到现场专家及医生的广泛认可,为眼科医生提供了临床示范和借鉴,有望使更多的视网膜脱离患者,尤其是青少年视网膜脱离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
唐仕波也提醒家长,如果小孩突然出现视力下降、闪光、眼前有医院检查。尤其是度以上近视的青少年患者,家长应避免让其参与打篮球、踢足球、游泳、蹦极等剧烈运动,预防眼外伤的发生。同时,高度近视患者应每医院检查眼底,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病变,早日治疗,以免引发致盲等严重后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