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宛同明眼科专家为您讲解高度近视的预防和

据统计,我国近视人口已达7亿,基本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近视,而高度近视的群体也将达到万人。近视人口的增多,让人们对于近视不再陌生,很多人也不把近视当作一种疾病来对待。而高度近视人群更是因为对其危害认知不足,仅将其认为是一种度数较高的近视,直到眼底出现明显病变导致视力缺失甚至是失明后,才想到就医。其实无论是近视、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都可导致视觉受损,虽然程度不同,它们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都有深刻影响。豫宛同明眼科呼吁人们应该把近视作为可防可控可治的典型疾病,从生活方式到慢病管理,实实在在抓好防治,尤其是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的并发症,可理解为“可预防的盲”,人们应提高对这种疾病的重视程度,减少致盲比率。

一、高度近视的定义

近视是指眼睛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在视网膜上不能清晰成像。近视屈光度达到度以上称为高度近视。人们把度以内的近视称为轻度近视,度~度以内的称为中度近视,度以上称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性高度近视,其近视度数高,但成年以后可趋于稳定,并且不伴有导致不可逆视觉损害的眼底病变;另一类是病理性近视,表现为近视终生进展,可出现不可逆的视觉损害和眼底病变,并伴有眼轴不断地过度增长。

二、高度近视的危害及常见并发症

  欧洲眼科杂志曾揭示这一问题:

  近年来,由眼睛高度近视引起“视网膜脱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经过对近年眼病致盲原因的分析表明,“视网膜脱离”正是导致高度近视的年轻人视力丧失最主要的一种眼病。

  其实高度近视本身不会致盲,之所以致盲是因为高度近视引发的并发症。

  一般高度近视都会伴有相对高眼压,度以上高度近视合并眼压升高更是危险信号,高眼压将导致眼轴前后直径进一步延长,使近视度数逐步加深,进而压迫视神经。

  有很多人都因此患上了青光眼、黄斑病变、玻璃体混浊、后巩膜葡萄肿等眼病,最终致盲。

高度近视眼伴有一系列眼部病变,同时发生严重并发症,危害视力,并有一定的遗传性。高度近视眼球变长,后部巩膜薄弱,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玻璃体变性。在外力作用下或玻璃体牵引下,变性的视网膜易形成裂孔,进而发展成视网膜脱离。所以,高度近视眼应特别注意避免头部剧烈震荡和撞击,减少视网膜脱离的可能,一旦发生闪光感觉等先兆,要及时检查。此外,黄斑区变性也严重危及中心视力,高度近视眼还可能发生视网膜出血、青光眼、白内障等,均应及时检查与处理。

(1)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眼球结构中巩膜、视网膜、脉络膜等会变薄,对眼压的抵抗力会变弱,普通人的眼球内部大部分是由液体组成,眼球内液体对眼球壁产生压力称为眼压,但是高度近视的眼轴拉长,眼部房角结构受到损伤变形,影响房水的流通,引起眼压升高,同时加快了高度近视的眼底改变,并引起视神经损害。高度近视患者中有30%的人患有青光眼。高度近视引起的青光眼如果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失明。(2)白内障:高度近视眼因为眼轴拉伸过长从而导致眼内营养代谢异常,使晶状体的囊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晶状体营养障碍和代谢失常而逐渐发生混浊,视力逐渐减退产生并发性白内障。这种白内障发生年龄比一般的老年性白内障要早,以晶体核混浊和后囊膜混浊为主。(3)玻璃体浑浊:由于高度近视而引起的玻璃体混浊,早期的时候会感觉眼前有黑影飘过,随着病情不断发展,黑影的数量越来越多,体积也越来越大,看东西视物不清,视力出现下降。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玻璃体出现后脱离,甚至视网膜脱落出现失明。(4)黄斑病变:高度近视其黄斑病变是近视患者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高,表现为黄斑出血、水肿、黄斑裂孔、黄斑部脉络膜视网膜萎缩、Fuchs斑等黄斑部病变。(5)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是高度近视眼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高度近视眼眼球前后直径增长,出现眼内营养障碍,视网膜周边部常发生囊样变性、格子样变性等,变性区视网膜非常薄,极易发生穿孔,再加上玻璃体液化、活动度增加,牵拉视网膜发生脱离。在视网膜脱离中,70%是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后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失明。高度近视患者若出现眼前闪光感、视力突然下降或看东西扭曲变形,考虑视网膜巳脱离,医院眼科诊治。(6)弱视、斜视:高度近视弱视主要见于单眼高度近视,近视性屈光参差等。高度近视常伴有隐外斜或显外斜,常进行性发展,逐渐由隐外斜发展为显外斜,高度近视患者少数眼肌平衡失调等原因有可能发展为内斜视。(7)巩膜葡萄肿:是指巩膜连同葡萄膜一起,形状如葡萄的紫黑色向外膨出,其原因是由于巩膜的先天缺陷或高度近视引起病理性损害使其抵抗力减弱,巩膜和葡萄膜向外膨出,根据膨出的范围分为部分巩膜葡萄肿和全部巩膜葡萄肿。高度近视如果度数增长眼轴变长,巩膜葡萄肿可能穿孔,视力丧失眼球萎缩。(8)病理性近视:高度近视眼的另一特点是病程进展转化为病理性近视,这类近视的特点是发育期进展明显,成人后仍不停止发展。病理性近视虽然有遗传因素,但与环境因素、工作性质、生活习惯、全身健康、营养状况有很大联系。三、高度近视的治疗与预防1.单纯性高度近视以屈光矫治为主1.1配镜治疗

(1)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是简单的矫正器具,戴镜后需每二至三个月复查一次。高度近视眼的视力低下,难以矫正,戴完全矫正的眼镜又往往不能耐受,所以配镜时需医学配镜适当矫正,争取视力有提高又能保持舒适为宜,无须一味追求最好的矫正视力。

(2)角膜塑形镜

角膜塑形镜不仅能矫正角膜中央的屈光状态,同时可以矫正周边视网膜的远视性离焦,从而有效地控制眼轴的过快增长。

(3)多焦RGP隐形眼镜

多焦RGP隐形眼镜可以根据临床需求个性化设计离焦量,通过控制镜片直径和矢高来增强定位以适应不同角膜形态,增加中央区泪液层厚度,进一步保障角膜健康。

多焦RGP是普通RGP和角膜塑形镜的良好补充,更适应于高度近视、散光及不规则角膜及眼睑因素造成的镜片顽固性偏位者,是高度近视患者控制近视发展的新选择。

高度近视配戴多焦RGP矫正视力及视觉质量比普通眼镜好,而且可以避免普通眼镜的三棱镜效应、视野受限等不适。

1.2药物治疗

(1)低浓度阿托品或赛飞杰: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使用低浓度阿托品可以延缓近视的发展。目前有研究表明低浓度阿托品通过直接作用于眼部,是非选择性的M受体拮抗剂,具有轻度散大瞳孔、睫状肌麻痹和防止巩膜软化,延缓眼轴拉长的作用。

(2)控制眼压药物:高度近视会引发青光眼,而且发生率是正常儿童的14倍。使用美开朗、派立明、噻吗心安、毛果芸香碱等滴眼液,可以降低眼压,用药后要随时观察眼压变化。

1.3物理治疗

(1)开展调节训练:训练双眼调节能力及融像能力等来提高双眼视功能,改善调节状态,缓解视疲劳,从而达到控制近视发展的作用。

(2)冷敷贴的临床使用:高度近视眼容易引起视疲劳眼压增高,通过冷敷贴辅助降低眼压、缓解视疲劳,也是延缓高度近视发展的辅助方法之一。

2.病理性高度近视需防治结合

由于病理性近视的屈光不正度数持续增长,故屈光矫治手段以框架眼镜和接触镜为主。除去屈光矫治以外,还应常规进行眼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病理性近视眼底并发症,防止视力不可逆损害。针对一些高危人群,需重点防控。如有高度近视遗传家族史的、远视储备少的、用眼负荷大且双眼视功能不正常的人群。

3.高度近视的防控

高度近视眼由于视网膜和脉络膜弥漫性萎缩和周边视网膜变性等原因,当头部过多震动或剧烈运动时视网膜受到牵引而容易发生脱离。因此需要更加注意自己眼睛的保护,避免剧烈运动,尽量平缓舒和:

1:至少3个医院做眼底散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矫治;

2.避免参与对头部和眼球产生冲击的运动,如跳水、他人无意的撞击等;

3.避免突然的发力或负重,如举重或背负很重的包裹等;

4.避免身体的加速运动,如蹦极,过山车,短跑冲刺等运动:

5.遇到眼前有闪光感觉时,必须尽快就医,检查视网膜是否有裂孔。

豫宛同明眼科专家提醒您在近视窗口期增加户外运动每天2小时+低浓度阿托品,近视发展期在户外运动的基础上配戴角膜塑形镜,并与视功能训练(调节、集合)相结合进行控制。豫宛同明眼科可根据屈光度、近视发展阶段、视功能异常类型为您选择不同组合,推迟近视发生年龄,延缓近视发展速度,降低高度近视比例。

豫宛同明眼科在此呼吁广大患者及患者亲属重视眼部健康,定期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视力检查,有效控制近视的发生、发展,降低高度近视发病率,预防高度近视并发症的发生。让我们携手,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xingguo.net/swmbxyy/73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