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良好视觉是人的基本权利,视觉健康才能拥有高品质的生活!
什么是良好的视觉呢?
视觉是我们的主要感官之一,眼睛是大脑接受信息的重要“触角”。视觉并不只是1.0的视力,良好的视觉是指人眼不需要任何努力,就能够清晰地看清楚世界。
不管是小孩子、成年人、还是年长者,都应该定期进行眼睛检查,采取合理合适的方式保证眼睛的健康,享受有品质的美好生活。
对于小孩子:
孩子在身高体重发育快速的时期,眼球也在同步快速发育;加上繁重的学习任务,频繁近距离用眼,这个阶段孩子极易发生或发展近视。
★★建立综合眼视光档案,采取早期干预来监控眼球发育状况,预防与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对于成年人:
手机和电脑的频繁使用,工作上大量的远近距离交替使用使眼睛在长时间注视书本、手机或电脑时,常感觉眼干,眼酸,无法集中注意力等视疲劳症状。
★★依据检查结果及生活用眼习惯,采用适于个人的个性化诊疗方案,使得成人更好的应对现代社会下的用眼需求。
对于年长者:
步入中老年,眼睛的各部分机能会逐渐退化,部分身体的疾病也会影响视力及眼睛健康,如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白内障、青光眼、黄斑病变等,在初期没有痛感,极易被忽视,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早期筛查各种眼病,满足长者更多参与社会活动的用眼需求。
为此,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睛检查。
孩子的远视储备
青少年儿童标准视力与年龄密切对应,受生长发育因素影响,文献结果显示我国不同年龄儿童的标准视力是:2周岁0.5~0.6;3周岁0.9;4周岁0.9~1.0;5周岁及以上1.0或以上。简单的计算公式为:年龄×0.2。
正常视力则是指不影响日常生活、起居活动的相应视力。目前通用的标准为1.0。
远视力是指眼睛辨别远处物体的能力,远视力的高低反应眼睛视远的能力大小。近视力则是反映眼睛近距离分辨物体的能力,通常是指正常读写距离40cm范围内的视力高低。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才逐渐趋于正常。这中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眼球的前后直径随生长发育而相应延长,出现视力伴随年龄逐渐趋于正常,称为正视化。
而眼球前后直径是影响视力的主要原因,太长造成近视,过短产生远视。同时由于青少年儿童眼肌的调节能力强,眼球发育快,视力的正常很容易将眼球的改变掩盖,造成视力正常的假象。因此远视储备下降,正是近视出现的早期信号。
眼球前后直径的改变间接反映在屈光检查结果上,通过散瞳检影检查,我们得知孩子的准确屈光度数,评价孩子的视光状况。远视储备就是孩子对应年龄的屈光状态,结果如下表:
不同年龄段孩子生理屈光度对照表
4~5岁
+2.10D~+2.20D
6~7岁
+1.75D~+2.00D
8岁
+1.50D
9岁
+1.25D
10岁
+1.00D
11岁
+0.75D
12岁
+0.50D
1、过早消耗“远视储备”是孩子近视原因
我们身边经常看到,不少爸妈因为怕孩子不听话、闹腾,或者希望孩子乖乖吃饭,以iPad等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引诱孩子,一边放动画片一边喂孩子吃饭的场景很常见。
专家介绍,过多接触iPad等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孩子会花过多时间盯着看,眼睛眨动少,容易出现干眼症、近视、散光等问题。
2、四五岁起建立屈光档案防近视
对家长来说,若只靠感觉了解孩子视力状况,或等到孩子近视了才北京哪家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白癜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