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的视网膜是光感受器组织,是一个异常精细的组织,它仅有不到1mm的厚度,但是在组织学上可以分为十层。它的功能是感受光线的刺激,形成视觉信号并通过视神经传导大脑中的视觉中枢形成最终的视觉。
在这个过程中视网膜耗氧量非常大,因此需要丰富的血液供应,视网膜的血液供应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来源是视网膜下面的脉络膜,供应视网膜的外5层组织,一个是视网膜中央血管系统,供应视网膜的内5层组织。脉络膜血流量非常大,而且侧支循环非常丰富,血管壁呈多孔状,所以很少发生阻塞。而视网膜血管没有侧支循环,管径较小,血管壁完整具有血-视网膜内屏障功能,因此容易因为外力压迫,血栓形成等造成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根据阻塞的部位和程度分为不同类型,各型之间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阻塞的部位可以分为:
1、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阻塞部位在视网膜中央静脉的主干。
2、半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阻塞部位在接近视网膜中央静脉主干的部位。
3、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阻塞部位在视网膜静脉的分支上。
4、黄斑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阻塞部位在黄斑附件的静脉小分支上。
根据阻塞的程度可以分为:
1、非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这种静脉阻塞是指静脉没有完全阻塞,但是管腔明显狭窄,导致血液回流阻力很大。
2、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这种情况是指静脉完全阻塞,血管内没有血流。
一般来说,阻塞范围越大,缺血越严重的对视力影响越大。
如上所述,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个主要原因是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网膜血管进出眼球的部位是眼球后部的筛板,这个部位除了视网膜的血管由此进出眼球以外,视神经也从这里走行,筛板部位空间相对狭小,周围有坚硬的巩膜,导致无法向周围扩张,在狭小的空间范围内,视网膜动脉的硬化导致对相邻的静脉产生压迫,就有可能发生静脉阻塞,这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发生的可能的原因。
图中白色圆圈内是视网膜血管和视神经进出眼球的狭小空间
在视网膜上,动脉和静脉有相互交叉的情况,在交叉的部位动脉静脉被包裹在共同的鞘膜之内,动脉硬化同样可以对静脉产生压迫,这是视网膜分支静脉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图为正常动静脉交叉,下图为严重动脉硬化压迫其下静脉
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生的另一个原因是血管内血栓形成,血管壁的炎症,管壁的硬化粗糙,血液粘稠度高,血流缓慢可以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从而触发凝血机制,加上血液的高凝状态,造成局部血栓的形成,导致血管官腔的狭窄,最终形成静脉阻塞。
从以上疾病发生的原因可以看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等可以导致动脉硬化和血液粘稠度增高的全身疾病是发生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高危因素。控制这些全身的高危因素是预防视网膜静脉血管阻塞的根本。
张世杰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