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免疫三氧血回输治疗和注射治疗剂量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30922/4260830.html

三氧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在欧美已经被很多医生所应用。在德国、西班牙,三氧大自血疗法应用于治疗急性中风,肿瘤放疗和化疗;在意大利,三氧大自血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椎间盘突出;在古巴、俄罗斯,医生将三氧水、三氧油应用于治疗烧(烫)伤、糖尿病足,都获得很好的疗效。肝病的治疗,在各个国家也有非常多的临床应用。医院的骨科、神经内科、传染科、烧伤科、皮肤科等其他科室都应用了这种新兴的疗法,这是一种十分有医学价值的治疗手段。

那么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所采取血液的体积及应用的三氧浓度时多少呢?

首先我们来看《臭氧治疗技术在疼痛科的应用专家共识》内容

臭氧治疗技术在疼痛科的应用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专家委员会

[摘要]臭氧治疗技术在疼痛科的应用专家共识由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组织国内疼痛医学领域临床一线的专家编写。共识对臭氧在疼痛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规范与不良反应等在广泛征求多方意见、深入研讨、参考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共识旨在规范臭氧治疗技术在疼痛科的合理应用,提高疗效和安全性,减少和预防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臭氧治疗技术;疼痛科;专家共识

(三)大自血疗法疗程及浓度

大自血治疗一般10-15次为一个疗程,治疗可每日一次亦可隔日一次。疗程间隔建议半年以上。

臭氧大自血治疗浓度从低剂量开始,并逐渐增加浓度,起始浓度20-30μg/mL.每次递增5μg/mL,可间隔一到二次治疗增加一次浓度,最高浓度不超过45μg/mL。每次增加浓度前需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进行评估,确保安全。

臭氧大自血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及操作规范。一般抽取血液-mL,最多不超过mL,臭氧浓度最高不超过45μg/mL。

然后我们来看《三氧自体血疗法专家共识》

再看国际上是怎么规范的呢?

1.首先ml血液臭氧化的治疗效果等同于0ml血液效果,ml臭氧化血液可产生足够量的ATP来纠正体内的炎性反应。

2.采集血液的体积和三氧剂量

三氧治疗指征基于低生理剂量的三氧可能在细胞内发挥重要作用的知识认知。13,14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的作用机制已通过这种治疗的临床证据得到证明支持15。本文档概述基于三氧疗法国际科学委员会(ISCO3)三氧治疗国际图书馆列出的0多种科学书籍和论文。

三氧浓度范围包括治疗性的、无效性的或有毒性的浓度。已经证明,10μg/NmL、5μg/NmL甚至更小的浓度具有一定的疗效,具有较大安全范围。因此,现在认为用于全身疗法(大自血疗法、直肠灌注、肌肉注射等)的三氧治疗剂量在每次治疗μg至最多μg之间,浓度范围从10μg/mL至40μg/mL,是安全有效的。17

必须限定要采集的血液体积。这取决于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的体重。不考虑具有总循环血液体积(CBV)损失5%的血液动力学/血容量不足障碍的疾病。在大自血疗法治疗中,抽血2%或大于1.5%是保守的。体重85kg的患者具有CBV65ml/kg×85=5,mL。2%意味着抽取mL血液。采集血液的安全范围为:1.2mL/kg至1.3mL/kg,在kg个体中限制为mL。

例如:体重85公斤的患者抽血量为1.2×85=mL。这些剂量已被证明是安全和有效的。它们具有激活细胞代谢并具有免疫调节和抗氧化作用。应当强调的是,每种应用途径具有最小和最大剂量,以及要控制的浓度和体积。

三氧总剂量等于气体体积(mL)乘以三氧浓度(μg/NmL)(剂量=体积×浓度)。剂量不是由公斤体重给出的,而是通过剂量依赖性反应给出的,浓度可以以μg/NmL或mg/NmL的三氧浓度单位表示18。我们强烈建议应用逐渐增量给药系统。正如博奇博士(Dr.Bocci)所说,低剂量开始,低剂量逐渐增加。19

基于体重的三氧剂量计算和产生作用的研究。根据其作用机制,将所有治疗剂量分为三种类型(表1):

a)低剂量:低剂量三氧具有免疫调节效应,并用于因免疫系统受损而导致免疫力低下的疾病。例如,癌症、老年人和体质衰弱的患者等。

b)中剂量:中剂量三氧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并刺激抗氧化酶防御系统。对于慢性退行性疾病治疗大有裨益,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COPD、帕金森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和老年性痴呆。

c)高剂量:高剂量三氧对自身免疫疾病具有抑制作用,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狼疮。特别用于溃疡或感染性损伤,并且还用于制备三氧化油和三氧化水。

以上内容摘自《三氧疗法马德里宣言》

2.(高压大自血)真空采血的瓶子里不具备抗凝剂,一次注入的抗凝剂不足以满足0ml的血液所需,如注入0ml血液所需的抗凝剂将会对患者造成过敏及出血的危险。ml反复的血液采、输,操作繁琐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取血量大,增加患者的痛苦指数。会增加凝血及血栓的风险。患者失血过快或者输血过快容易引起患者心律失常。

来自南方医科大学——何晓峰,第页基本自血疗法,书中明确提示臭氧作用后的自体血应在常压下回输(自体血高压回输有可能造成气栓危险,已禁止该种应用方法)。

特别提醒

近期中国市场出现了部分高剂量、高压臭氧自体血疗法,增加了临床使用的风险。为规范臭氧临床治疗,保证临床使用安全性及疗效性,各开展臭氧治疗项目的医疗单位应当了解臭氧的使用误区。国际医疗界公认自体血回输疗法选择40ug/ml左右中等臭氧浓度,并且每次采血50-ml较适宜,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当臭氧浓度高于60μg/ml时,大自血疗法可能引起红细胞溶血破裂。

注:

以上部分内容摘自:

《臭氧治疗技术在疼痛科的应用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三氧自体血疗法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组三氧学组。

《三氧疗法马德里宣言》-三氧疗法国际科学委员会(ISCO3)。

《臭氧治疗的临床应用》-科学出版。

科普

臭氧注射基本知识

常用注射浓度、容量、疗程及操作规范

臭氧在治疗疼痛疾病中有几种形态:①臭氧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易分解,很不稳定,可自行分解为氧气,不能储存,一般现场生产,立即使用。②臭氧水:臭氧水是臭氧气体饱和溶解于蒸馏水溶液中的物质,不同于臭氧气体,但仍然是一种强氧化剂。临床主要用于局部抗炎治疗、感染创面处理及妇科炎症治疗。③臭氧油:臭氧油是臭氧溶解于医用油脂类物质,使用过程中臭氧化油内所含臭氧缓慢释放,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足、特应性皮炎、慢性溃疡等皮肤粘膜性疾病。

长期以来临床应用的臭氧浓度、容量差异很大,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基于临床应用臭氧的方式和作用机制将臭氧浓度分为三类,即高浓度(50-80μg/mL)、中等浓度(30-50μg/mL)和低浓度(10-30μg/mL),浓度越高氧化能力越强。不同患者同一部位的治疗量需根据患者耐受程度、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通常来讲,椎间盘内注射浓度40-50μg/mL,椎间盘外其他部位注射浓度不超过30μg/mL,自体血浓度不超过45μg/mL。除气浴疗法以外,不推荐使用高浓度。

臭氧注射的容量与治疗部位相关,具体阐述如下:

(1)关节腔内注射

建议在X线/超声定位下进行关节腔注射,以确保臭氧进入关节腔。人体关节腔按容量大小可分为大关节(肩、膝、髋)、中关节(骶髂、踝)、小关节(肘、腕等),关节腔内注射臭氧的标准推荐如下:

部位

浓度(μg/mL)

容量(mL)

频率(次/周)

疗程(周)

大关节

30

10-20

1-2

2-4

中关节

30

5-10

1-2

2-4

小关节

30

1-5

1-2

2-4

(2)关节周围注射

将臭氧准确注射到病变关节周围的痛点、肌腱和韧带周围的痛点。推荐臭氧注射浓度不超过30μg/mL,容量1-5mL/部位,每次治疗总量不超过30mL,频率1-3次/周,疗程2-4周。

常用关节注射部位:①肩关节周围通常选取喙突处、肱骨大小结节处、结节间沟、肩峰下方、三角肌止点、肩胛骨内上角、肩胛冈上窝、肩胛冈下窝,每次选用3-5个注射点。②膝关节周围选侧副韧带附着部、髌上、下滑囊、脂肪垫、胫骨结节等疼痛部位。

(3)软组织痛点

选择压痛最明显部位操作,建议在B超引导下定位软组织激痛点(myofascialtriggerpoints,MRrPs)、肌筋膜病变部位等分层次进行穿刺。推荐注射浓度不超过30μg/mL,容量1-5mL/部位,频率1-3次/周,疗程2-4周,每次治疗总量不超过30mL。

(4)神经根周围

经椎间孔、侧隐窝或椎板间硬膜外腔臭氧注射广泛应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引起的神经根痛,BonettiM等采用25μg/mL臭氧经椎间孔硬膜外腔注射治疗下腰痛取得良好效果,亦有其他研究证实10μg/mL、20μg/mL等浓度的有效性。因此推荐经不同途径硬膜外腔注射臭氧浓度为10-30μg/mL,推荐容量为颈段3-5mL,胸段5-10mL,腰段10-20mL,频率1-3次/周,疗程2-4周。建议在X线、神经刺激仪、超声引导下操作,必要时可进行造影确认穿刺位置,注射前先注射局麻药试验确保硬膜完整,注射速度不宜过快,以获得更为确切的疗效和安全性。

(5)皮内臭氧注射

主要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具体操作:在疼痛区域皮肤上选择注射点,注射臭氧浓度20μg/mL,每点注射形成小于1cm左右的橘皮样皮丘,点与点距离约1cm,形成网状排列。隔日1次,每周2到3次。

操作规范:

可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中所示的相关操作规范执行。严格无菌操作,推荐在影像引导下精确定位,必要时可进行造影确认穿刺位置。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椎间盘臭氧消融疗法

臭氧已被证明是导致髓核脱水的物质,所以椎间盘注射臭氧可以使病变椎间盘体积减小,有助于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更重要的是,臭氧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可以减少椎间盘、神经根、神经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

适应证: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一致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禁忌证:包括臭氧应用的禁忌证和椎间盘穿刺的禁忌证患者。

椎间盘臭氧消融术应在无菌环境中和影像监控下进行。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应被告知治疗的风险和获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于椎间盘臭氧消融术,常使用浓度为40-50μg/mL。腰椎每间盘使用容量为10-20mL,颈椎每间盘使用容量为5-10mL。注射速度应缓慢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虽然椎间盘臭氧消融术仅一次治疗后即有效,但也可间隔数周或数月后重复进

以上内容摘自《臭氧治疗技术在疼痛科的应用专家共识》

臭氧注射疗法采用专用的臭氧针,它的直径只有0.3毫米,穿刺的时候无论是盘内、关节腔、局部注射都不会损害周围的组织。是近年来在欧洲国家及国内流行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

作用机制

强氧化性

将它注射入突出的髓核组织内可瞬时氧化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及破坏髓核细胞,使蛋白多糖功能丧失,细胞产生蛋白多糖减少,髓核组织渗透压不能维持,导致水分丧失而萎缩,从而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使症状得以消除。

抗炎作用

臭氧可拮抗炎症因子的释放,扩张血管、改善循环,减轻局部的渗出、水肿,发挥抗炎作用。抑制前列腺素、缓激肽及致痛复合物的合成与释放;中和白介素可溶性受体;抑制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释放;增加转移生长因子的释放。臭氧能通过提高局部氧浓度发挥抗炎作用。臭氧通过诱导抗氧化酶的过度表达,中和反应性氧化产物发挥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神经末梢通过释放致痛物质,如P物质、磷脂酶A等产生疼痛,臭氧局部注射后可直接作用于上述神经末梢,抑制神经元释放致痛物质从=而达到镇痛作用,这是臭氧治疗软组织痛的基础。氧自由基在外周和脊髓均有致痛作用。臭氧局部注射后抗氧化酶过度表达,可清除氧自由基而镇痛。

治疗优势

1、安全系数高。

2、微创风险小

3、精确定位,准确无偏差。

4、短时间内起效,治愈率高。

5、无明显并发症。

6、费用低廉。

更适宜臭氧注射的适应症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可刺激氧化酶过度表达,中和炎症反应中过量产生的反应性氧化产物,拮抗炎症反应中的免疫因子释放,扩张血管,改善回流,减轻神经根周围的水肿。

腰肌劳损、肩周炎、急慢性腰扭伤等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是造成无菌性炎症的主要原因。对其采用病变局部注射臭氧,是利用臭氧拮抗无菌性炎症炎镇痛的作用,改善不适症状。

梨状肌综合症治疗主要是要缓解梨状肌的充血、水肿、痉挛和增生肥厚等一系列急、慢性无菌性炎症过程,解除其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和压迫,利用臭氧治疗无菌性炎症,可以迅速止痛,而且能减少组织充血、促进水肿消散、改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将臭氧注入腰大肌及椎旁间隙用于治疗腰肌劳损、腰腿疼、急性腰扭伤效果显著,采用颈椎旁肌肉注射臭氧治疗颈痛及颈僵直。

另臭氧注射对治疗骨性关节炎、颈椎病、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等引起的疼痛效果是很好的,这是现今任何药物注射或针灸、按摩、中药、膏药等不能够相比的。

药理作用及机制

臭氧控制在合适浓度的情况下,作用于机体细胞,可以产生类似于预适应的生化反应。由于臭氧没有受体,其药理作用机制是通过其它的介质间接实现的。

臭氧具有镇痛作用。臭氧注射到炎症部位之后,可以迅速灭活接触到的致炎因子,减轻炎症因子对感觉神经末梢的刺激,抑制疼痛的外周敏化产生镇痛作用。同时,臭氧对感觉神经末梢的直接刺激可诱发神经系统内啡肽系统的激活,进而抑制了外周的伤害性刺激信号向高级中枢的传递。有研究表明,臭氧还可以刺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脑啡肽等物质,从而达到中枢镇痛作用,这种镇痛作用可以在注射后迅速出现,可能是臭氧速效镇痛的分子机制。

臭氧具有免疫功能的双向调节和抗炎作用。根据臭氧的作用机制,在治疗剂量范围内分为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三种类型。低剂量臭氧具有免疫增强效应,如增强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升机体对于病原微生物或者代谢废物的清除。高剂量的臭氧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一方面通过抑制细胞核内转录因子,如NF-κB,抑制致炎因子的合成,另一方面通过增加炎症抑制因子的合成与释放,产生快速消除炎症的效果[]。中剂量臭氧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与治疗过程中臭氧的容量和治疗次数有相关性,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臭氧对免疫的双重调节作用还表现在使免疫细胞诱导产生众多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这些细胞因子的功能复杂:既有促进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如IFN;也有抑制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如IL-10。所以不同的臭氧浓度和疗程,对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不同的调节方式和效果。

臭氧具有增加氧供,改善组织缺氧以及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臭氧可使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增加,使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增加红细胞携带的氧气释放,同时臭氧在接触到具有还原性的细胞表面之后,可以迅速被还原为氧气,在局部营造一个富氧环境。血管内皮细胞受到臭氧刺激后,可以释放NO等物质,扩张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环,从而促进组织修复。

臭氧治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启动内源性的抗氧化系统。臭氧促进局部微环境中的血红素加氧酶1((hemexygenase-1,HO-1)的表达,通过HO-1介导下游信号起到抗氧化作用;刺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mxidedismutase,SOD)的表达,进而分解超量的过氧化自由基;生成过氧化氢酶(catalase),分解过氧化氢;促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glutathionepemxidase)的合成,分解有机过氧化物;同时臭氧还可以导致磷酸戊糖旁路代谢中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dehydmgease,G-6-PD)的增加,提升NADPH的抗氧化还原能力。臭氧的这一作用可加速机体主动清除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微环境中产生的自由基和过氧化物。特别提示:综上所述,臭氧的免疫调节和抗氧化功能都是通过触发了机体内源性的保护机制而实现。但是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的缓冲能力是有限度的,不同的组织和细胞类型,其缓冲能力和修复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短时间内高剂量臭氧的应用,可能超出机体自身的缓冲能力,导致机体免疫力的降低和氧化损伤,进而导致不良反应。所以需要严格控制应用臭氧的浓度和总容量,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治疗案例分享:

复杂性腹腔神经痛

患者情况:女性,59岁,主诉腹部疼痛30余年。

现病史:患者腹部不明原因间断性疼痛30余年,隐痛,医院诊治为:腹腔神经痛,给予连续腹腔神经丛阻滞一月余,效果不佳,于去年8月行无水乙醇损毁术后,疼痛较前减轻,但仍持续轻微疼痛,为进一步诊治来我科就诊。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神清,合作,无恶心呕吐等不适。

辅助检查:无特殊(腹部核磁、B超均无异常)

诊断:腹腔神经痛

治疗及效果

三氧自体血疗法:三氧浓度50mg/L每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病例追踪:

第一疗程:年10月19日-10月30日

3-4次治疗后患者疼痛较前明显减轻,一个疗程后疼痛消失。

第二疗程:年11月23日-12月4日

患者至今疼痛未复发。

讨论

1、抗炎,抗感染功能

医用三氧接触体液可产生过氧化氢。三氧和过氧化氢是两种强氧化剂,一旦进入体内,就会直接杀死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或体内病变的细胞,并将其清除,三氧是不会产生耐药性的广谱天然抗生素。

2、止疼镇痛

三氧能提高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增强脂质过氧化反应,三氧能刺激脑啡肽等物质的释放,有类似化学针灸的作用,三氧还能灭活体内多种致病物质,由于三氧具有以上三方面止疼,镇痛的功能,无论是治疗头疼,偏头疼,痛风,风湿,类风湿病,炎性疼痛,还是原因不明性头疼及癌性疼痛,都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没有任何毒性和成瘾性。

股骨头坏死

患者:女性,55岁。

主诉:左腿腿根部疼痛4余年,加重两个月。

现病史:患者4年前因外伤出现左腿腿根疼痛不适,疼痛有时可自行缓解,未行特殊治疗。年初双下肢逐渐出现疼痛,行走一短时间即感觉腿发沉,休息后缓解。疼痛与天气、季节变化无关,睡眠时疼痛不加重。近两个月在我院行X线检查,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初期,髋部疼痛,患者不能行走轮椅推来我科进一步治疗。

既往史:小儿麻痹症

查体:髋关节疼痛、内旋活动受限

辅助检查:X线检查

治疗及效果

1.关节腔注射+臭氧(均用30mg/L臭氧20ml行关节内注射)

2.臭氧自体血回输

治疗及效果:

一个疗程后患者疼痛消失,可自行行走。

讨论

缺血是股骨头坏死的罪魁祸首,因股骨头长期处于缺血状态,关节囊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便出现了挛缩状态,致使髋关节的各种功能活动受到限制,如果解决了缺血问题,就从根本上治疗了股骨头坏死。三氧(臭氧)具有瞬间强氧化性,注射后就还原成氧,增加了血液氧浓度,使股骨头供血正常,也就从根本上治愈了股骨头坏死。同时三氧(臭氧)能迅速解除局部无菌性炎症,使积液消失,骨质得以修复。另外臭氧可以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达到镇痛的效果。

突发性耳鸣

患者女性,60岁,主诉耳鸣2月余。

现病史:患者2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右耳耳鸣,声音为嗡嗡声,伴听力下降,无头晕,患者熟睡时有时可因此而惊醒。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神清,合作,无恶心呕吐等不适。

辅助检查:无特殊(头部核磁、耳鼻喉检查无器质性异常)

诊断:突发性耳鸣

治疗及疗效

治疗:

1.星状神经节阻滞十次

2.臭氧自体血回输十次一个疗程

效果:两个疗程后患者耳鸣消失,听力正常,夜间睡眠好。

脑梗塞

患者:老年男性,69岁,脑梗塞病史6月余。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主因头晕、右侧肢体麻木、无力、不能拿重物,加重1周入院。行头部CT检查明确脑梗塞、脑萎缩。经住院输液治疗后症状较前稍有好转,出院后康复治疗,为进一步诊治来我科就诊。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十余年,无糖尿病、冠心病,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神清,合作,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右侧肢体肌张力3级,右下肢肌力二级,左侧肢体肌力正常。

辅助检查:头部CT

诊断:脑梗塞

治疗及效果

治疗:三氧大自血回输十五次一个疗程

效果:四个疗程后患者头晕症状基本消失,肌张力减弱1+,肌力增强至四级可自行站立。

讨论

三氧大自血疗法治疗是利用臭氧与人体自身血液发生生化反应,生成一些生物促进因子和充足的氧气,从而达到溶解血栓、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增加脑部供氧、加快血液流速、降低血液粘性,溶解血管壁上的脂类杂质、恢复血管弹性,营养神经,恢复神经功能的作用,帮助恢复脑梗塞引起的肢体障碍、语言障碍和视力障碍等等的后遗症,而且达到不复发的治疗目的。

眼底动脉粥样硬化、飞蚊症

患者:女性,55岁,主诉左眼视物模糊1天,伴眼前飘动小黑影,眼睛胀痛。

现病史: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左眼前黑影,尤其看明亮处明显,伴双眼胀痛,视力受影响,无头晕、恶心等症状。就诊眼科,眼底散瞳检查结果提示:左眼玻璃体混浊

既往史:高血压1年

查体:神清、精神可

辅助检查:眼底CT

诊断:飞蚊症、眼底动脉粥样硬化

治疗及疗效

治疗:臭氧自血免疫疗法浓度40mg/L十五次一个疗程

效果:治疗4-5次后眼睛胀痛症状得到缓解,一个疗程结束后复查眼CT结果提示:大致正常。

[以医院疼痛门诊提供

?end?

三氧—专注您的身体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xingguo.net/swmbxzl/71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