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火星情报局厦门赛区于年4月22日在美丽的厦门激情上演,大咖坐镇,各路特工尽显神通,让观众听得酣畅淋漓。本次情报局的局长由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张广斌教授担任,并且邀医院李文生教授、同济医院刘芳教授、浙江大医院楼定华教授以及漳医院孙建宁教授担任联席审议长,来自眼科界的7名“特工”参加了本次火星情报局,惟视眼科第一时间采访到局长、联席审议长以及三位获胜特工,分享了各自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情报,为眼科界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患者带来福音。
先提出几个问题用于抛砖引玉:
Q1:为糖尿病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环形撕囊的最佳直径?
Q2:由于糖尿病患者眼内结构复杂,小切口有利于恢复,如何选择人工晶状体呢?
IQ人工晶状体多厚?
Q3:联合超声乳化和玻璃体手术对PCO的发病率的影响?
Q4:散光人工晶状体是否适合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手术?
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来重温精彩内容。
情报1: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难在哪儿?
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公布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3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11.6%,估计全国有1.39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全身并发症多,和我们密切相关的主要是糖尿病白内障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于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有以下四大难点:
情报2:记住4点,教你减少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并发症
如何减少术后并发症?做到以下几点,能够显著地减少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的并发症:
情报3:糖尿病患者后发障不要怕,选好人工晶状体是关键
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后发性白内障(PCO)的
发病率很高,如图1
图1.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后发性白内障(PCO)的发病率很高
??????研究结果表明: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术后18个月及以后,PCO发生率显著增高。
PCO是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常见并发症,这对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后续治疗造成巨大的困难,一方面由于后发障看不清眼底;另一方面,即使进行了后囊激光治疗,对于周边的后囊浑浊仍无计可施,周边眼底病情无法进行评估,更谈不上后续的治疗。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要未雨绸缪,尽量降低PCO的发生。
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晶状体的选择非常重要:
l术后需要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的患者,不建议用多焦晶状体;
l术后需要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患者,由于硅胶材料易吸附小气泡影响术野观察,应避免使用这类材料;
l为了术后方便观察眼底,晶状体应选择光学部较大的;
l由于术后可能会发生虹膜新生血管,前房型人工晶状体会增加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所以应选择后房植入型人工晶状体;
l此外,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所选择的晶状体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减少刺激细胞增生的机会,与后囊膜尽可能大的接触面,减少细胞增殖的空间,而且人工晶状体的直角方边设计,形成机械性屏障抑制细胞移行。
综合来说,AcrySofIQ人工晶状体采用疏水性丙烯酸酯材料,生物粘性更高,与后囊粘附性更高,一片式方边设计大大降低了PCO发???????生率。?????????
情报4:囊袋收缩危害大——不容小觑
?????囊袋收缩综合症指的是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后以晶状体囊袋赤道部直径的缩小为特征,伴有晶状体前囊纤维化和撕囊区面积缩小的一种综合症,常常造成晶状体偏位、倾斜,从而造成眩光、复视以及屈光不正等视力及视功能障碍。
囊袋收缩综合症的发病诱因主要是手术创伤、术后的炎症反应以及人工晶状体材料刺激。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囊袋收缩,主要是由于以下四点原因:?
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囊袋收缩的预防:术中操作轻柔,尽量清除干净前后囊皮质,撕囊直径尽量在5-6mm,以其边缘覆盖人工晶状体光学部0.5mm为佳,尽量选择疏水性丙烯酸酯材料,直角方边设计的一片式人工晶状体,术后注意抗炎治疗,一旦发生囊袋收缩,早期治疗。?match?
情报5:黄斑水肿又如何?轻轻松松把它防
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发生率在0.1~2.35%,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率提高。复医院一项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发生率为3.2%,其影响因素当中包括血糖控制情况、人工晶状体类型。合并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预防策略为:围手术期合理控制血糖以及术前检查眼底,如已存在糖网改变现行光凝治疗有助于降低术后黄斑水肿的风险;由于蓝光对视网膜由损伤作用,在白内障术后失去了自身晶状体的蓝光阻断作用,视网膜更易受蓝光损伤,选择具有滤蓝光作用的人工晶状体可一定程度上保护视网膜,其中AcrySofIQ晶状体拥有天然发色团,光谱接近自然晶状体模拟人类自然晶状体的透光性,具有阻断蓝光和紫外线的作用,保护视网膜的作用。
情报6:前后节联合是大潮流,专家教你如何跟上新时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联合超声乳化和玻璃体手术是处理同时伴有白内障和视网膜疾病的理想的选择,可增加玻璃体手术操作的空间和清晰度,加快术后的恢复,且避免玻切术后白内障进展进行二次手术。在会议中,著名眼底病专家李文生教授指出,在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和微创玻切手术时代,为保证同时伴有白内障和视网膜疾病的患者达到最优的手术效果,实现最小化的手术创伤,达到最完美的视觉质量,对于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白内障患者,建议为患者实施微创前后联合手术,同时李文生教授也分享到,眼内压平衡的掌握,人工晶状体的选择是术后视觉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经过激烈的角逐,以下三位特工脱颖而出,成为本场王牌特工: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何雪洪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学院、医院赵银莹
浙江大医院周天安
“火星情报局”厦门赛区特工介绍
总结
通过各位特工的激烈比拼,本次情报局为大家上演了精彩的一课,在为糖尿病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时,应该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各个环节为患者精心地考虑,与患者进行充分地沟通,减少患者术后后发障、囊袋收缩、黄斑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次情报局期望通过本次情报分享,能够让更多的眼科医生了解糖尿病白内障手术相关的知识,更好地为临床患者服务。
揭秘开篇问题,您的观点和大咖们一致吗?欢迎留言讨论。
Q1:为糖尿病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环形撕囊的最佳直径?
A:经现场局长、联席审议长的热烈探讨,各位专家统一认为,在为糖尿病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时,撕囊直径的大小应该根据晶状体的光学直径来判断,尽量比晶状体的光学直径稍小一些,刘芳教授提出,一般在5.5-6.0mm。
Q2:由于糖尿病患者眼内结构复杂,小切口有利于恢复,如何选择人工晶状体呢?
A:张广斌、李文生等教授认为,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时候,尽可能选择高屈光指数,厚度事宜,可适应2.2mm微小切口的人工晶体,从而降低切口创伤。
Q3:联合超声乳化和玻璃体手术对PCO的发病率的影响?
A:联席审议长李文生教授认为,前后节联合手术是联合了白内障手术和玻璃体切除手术,手术创伤相对较重,术后炎症反应多,术后PCO的发病率较高;此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尤其是增值性糖网的患者,其增殖能力较正常患者强,故其联合术后PCO的发病率也较高。
Q4:散光人工晶状体是否适合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手术?
A:局长张广斌教授认为,散光人工晶体适合瞳孔容易散大并且视网膜状况较好的患者。糖尿病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其瞳孔力量薄弱,而且受到刺激时容易收缩变小,为散光人工晶体的调位增加困难;此外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状况欠佳,其术后视力提高有限,所以散光矫正的价值不大。总的来说,对于糖尿病患者合并白内障,要慎重使用散光人工晶状体。
更多精彩:
遭遇“傻白甜”怎么办?细微之处见真章!
参考文献:
HayashiK,HayashiH,NakaoF,etal.Posteriorcapsuleopacificationaftercataractsurgeryinpatientswithdiabetesmellitus.AmJophthalmol;(1):10-16
CharlotteCorydon,et,al.Capsulorhexiscontractionaftercataractsurgery:Comparisonofsharpanterioredgeandmodifiedanterioredgeacrylicintraocularlenses.JCataractRefractSurg;33:–
YangJ,CaiL,SunZ,YeH,FanQ,ZhangK,LuW,LuY.Riskfactorsforanddiagnosisofpseudophakiccystoidmacularedemaaftercataractsurgeryindiabeticpatients.JCataractRefractSurg.Feb;43(2):-.
ErikssonU,AlmA,BjarnhallG,etal.Macularedemaandvisualout-北京中科白癜风联合诊疗中心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