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迅速增加。长期的高血糖,会引发人体多个器官出现并发症。特别是眼部、肾部、血管、神经、足部等。眼部——黄斑病变、视网膜病变等;肾部——肾脏的微血管病变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血管栓塞,心梗等;神经——周围神经病变等;足部——糖尿病足部的神经病变、溃疡和感染等;伴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展,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致盲率也逐年升高。今天的文章,带大家了解一下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01
糖尿病引起的视力变化
由于高血糖状态会损伤全身的神经和血管,所以会导致眼睛出现病变。眼睛出现病变的话主要部位是在视网膜,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
糖网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状之一。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
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
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
0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评估
1.糖尿病眼部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若糖尿病患者出现眼部非常明显的视力减退或确诊患有白内障,建议及时就医并定期复查。
2.糖尿病患者的首次眼部检查建议至眼科进行,医生将从眼科的专业角度进行检查及评估。
糖尿病眼底的特征性病变:
黄斑水肿彩色眼底图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期(轻度非增殖期)彩色眼底图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Ⅱ期眼底表现彩色眼底图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期(增殖早期)彩色眼底图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Ⅵ期(增殖晚期)彩色眼底图像3.当糖尿病患者出现眼部症状或检测出上述眼部病变时,医生会结合患者日常饮食、控糖状态等因素的综合评估,来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
03
如何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积极有效地控制糖尿病,使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每天测量血糖,使血糖保持在正常的水平,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如神经性疼痛。检查也可以帮助你了解各种食物和运动对你的影响。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压促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且加速其发展。高血压促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且加速其发展,可加重眼底血管病变,增加眼底出血的可能性。所以要积极治疗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80mmHg以下。早期发现眼部并发症。在下列情况下应请眼科医生做眼部全面检查。在确诊糖尿病时就要全面检查眼部。包括:测视力、测眼压、查眼底。以后每年复查1次。眼压增高、视力下降时,都要全面检查。有眼底改变者,应在医师指导下,半年或一年定期复查。已有视网膜病变者,应每年复查。及时治疗,避免视力严重受损。
目前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首先是控制血糖。采用激光治疗,阻止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防止视网膜病变的发展,从而避免视力进一步恶化,或视网膜增殖形成。视网膜脱离,则需尽早手术治疗,切除混浊的玻璃体,剥除增殖膜,使视网膜复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预防糖尿病及其一系列并发症的重要性。
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预防措施中,定期的筛查是重要手段之一。
下一篇,我们将带领大家了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筛查,敬请期待!
■END■参考资料及文献:
"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糖尿病新世界.13():91-92.Print.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专家共识."中华糖尿病杂志10.4():-.Print.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学组.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年).中华眼科杂志.;50(11):-65.
声明
为了进行专业信息的科学普及,本文参考相关的专业资料。同时本文明确注明资料的来源,不希望被引用的机构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