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北京茗视光眼科"↑免费订阅
5月13日屈光手术与角膜交联技术学术会在北京茗视光眼科隆重召开,国内多位顶尖眼科专家及来自全省各地的近多名眼科医生参加了大会。本次学术会突出的亮点角膜交联技术临床应用探讨。
北京茗视光眼科李培高院长致欢迎词
医院李莹教授主持大会
此次屈光手术与角膜交联技术学术研讨会,医院李莹教授、医院周跃华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会议由北京茗视光眼科院长李培高主持,医院朱思泉教授、医院段安丽教授等应邀参加,茗视光眼科业务院长李福生,陶冶医生均参加会议讨论。
角膜交联技术是近十几年来眼科界在国际上最具革命性的一种新技术,该项技术主要针对圆锥角膜,屈光手术中的角膜薄、度数高、角膜形态不规则等人群。手术技术主要是通过紫外线光照射,激活核黄素(一种光敏剂),使其形成活性氧族,活性氧族诱导胶原纤维的氨基之间发生化学交联反应,产生角膜胶原纤维直径增粗、促进角膜基质细胞凋亡、提高角膜对多种降解酶的抵抗等多种生物学效应,从而使角膜基质的机械强度增加。
李莹教授做学术报告
医院李莹教授回顾了屈光手术23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从年开始开展近视屈光手术,经历了从“角膜减法”到“眼内加法”,从“有刀”到“无刀”的转变,拓宽了屈光手术的范围,为更多的近视患者提供了治疗方案。目前屈光手术联合交联技术经过临床应用,胶原交联完全可以弥补屈光手术角膜变薄,将未连接的角膜板层通过胶原做到连接,有利于加强角膜生物力学的稳定性。随着技术不断升级,将完全能够应用到屈光手术的治疗过程中。
周跃华教授做学术报告
北京医院周跃华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手术案例,深入分析了对于高度近视或角膜较薄的近视患者,通过激光近视手术联合角膜交联加固角膜,可以有效防止角膜扩张,不规则散光也得到了有效抑制,重建角膜生物力学的稳定性,为近视手术安全和防护加上双保险。
朱思泉教授做学术报告
北京医院朱思泉教授重点论述了屈光性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发展。朱教授强调飞秒激光超乳白内障手术是全球最为先进的白内障术式,其安全性和术后效果都较以往有了大幅提高。白内障设备内置了OCT眼部断层扫描系统,配合计算机定制的白内障设计系统,医生可以直观显示患者眼球结构,完成白内障手术中撕囊、碎核、切口等最关键的手术步骤。大幅度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段安丽教授做学术报告
北京医院段安丽教授阐述目前病理性近视已经成为首要致盲性眼病,随病情发展,眼轴逐渐拉长,眼球扩张,从而导致视网膜萎缩,造成视功能成严重损害。后巩膜加固术可以有效控制高度近视发展起到较好的疗效。该手术是利用加固材料固定于后巩膜表面,起到机械加固作用,阻止眼球轴性增长,改善局部血供,从而阻止病理性近视及相关眼底疾病的进展。
李福生院长做学术报告
我院业务院长李福生主要从我院自开展角膜交联技术治疗圆锥角膜以来遇到的一些特殊案例及解决方法。通过交联技术治疗的圆锥角膜一年后的角膜进展延缓或者停止,角膜散光度数下降,并且随着角膜散光下降,大多数患者的裸眼视力、配镜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陶冶医生做学术报告
北京茗视光陶冶医生针对我院开展近视激光手术联合角膜交联技术的临床案例与参会专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通过我院开展近例的临床效果来看,角膜交联确实能增强近视激光手术后剩余角膜基质床的稳定性。
李培高院长做学术报告
北京茗视光院长李培高依据自己30多年屈光手术临床经验重点阐述了角膜屈光手术相对禁忌症的研究。结合中华眼科杂志第4期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诊疗共识重点讲述了区分角膜屈光手术相对禁忌症的必要性,通过对对临床手术中遇到的实际案例,加强术前评估及术后的应对,做到理性选择手术。
此次学术会,旨在通过眼科专家学者共同交流,分享临床工作经验,展现新技术成果,共同推动眼科事业发展,让更多眼病患者享受到国际前沿的眼科技术。尤其是角膜交联的临床应用,必将推动圆锥角膜的临床治疗,并在在屈光手术的安全性方面有一定的提升!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