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咨询网 http://www.tlmymy.com/导语眼底是位于眼球后部组织的统称,这个部位的疾病统称眼底病,如果把人的眼睛比作照相机,那么眼底就相当于“底片”,一旦底片出现问题,视力将严重受损,甚至致盲。眼底疾病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而一旦出现问题,往往已到中晚期,这个时候即使接受治疗,依旧有50%的致盲概率,因此眼底检查要早筛查、早预防、早治疗。通过当前先进的眼底照相检查设备,一次检查可发现90%的致盲性眼病。此外,眼底是全身唯一可直接观察血管和神经的部位,通过眼底照相,还可以提示许多全身性系统疾病的进展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为进一步提高眼科诊疗水平,我院眼耳鼻咽喉科引进一台彩色数字眼底照相检查仪,用于眼底疾病检查。
该设备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光机电一体化技术,能连续实时、高质量地采集彩色眼底图像,并对图像进行拼接分析。
该系统工作距离40mm,误差不超过10%,视野范围:最大可达53°。其优势有:
1、成像快速,显示直观,放大观察;
2、无需散瞳,随检随走;
3、检查快捷,图像电子化保存,追踪对比;
4、费用低。
5、散瞳后可以做全视网膜照相,发现周边的病变。
那么,哪些眼底疾病能够通过眼底检查被发现呢?视网膜血管病、黄斑疾病、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变性等都能通过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病的症状主要为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如黄斑区的锥体细胞受损可发生中心暗点,中心视力减退和色觉障碍等,该区如有出血、渗出物或水肿,可出现视物变形。视网膜周边区域杆体细胞受损,可发生视野缺损和暗适应减低。当视网膜受刺激时,可有闪光等感觉,即使闭眼时,也有闪烁物飘动感。这些眼部疾病会使眼底发生一系列改变,通过眼底照相能够帮助我们进行诊断。
哪些常见全身疾病又可以通过眼底检查发现蛛丝马迹呢?动脉硬化、高血压与糖尿病等全身疾病都可在视网膜上有局部表现。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动脉硬化患者可在眼底检查中发现视网膜动脉痉挛、视网膜动脉硬化、严重可伴有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视乳头水肿。高血压疾病中,70%以上高血压患者可以观察到眼底血管改变,年龄愈大、病程愈长,眼底改变的发生率愈高,表现为动脉管径变细,动静脉交叉压迹征象。急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可看到视网膜及黄斑区渗出。肾性视网膜病变则可看到黄斑区星网状渗出。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高血压——妊娠高血压也会有眼底改变,及时的眼底检查有助于了解病情,帮助孕妇更好控制分娩时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改变多发生于具有多年糖尿病史的患者,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是40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常伴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或糖尿病性白内障。眼底可有斑点状出血、微血管瘤、硬性渗出、视网膜出血、新生血管形成以及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水肿、脑出血、脑肿瘤、脑炎以及脑血管畸形,都可能引起视神经乳头水肿,而眼底检查可以看到视神经乳头的改变,以此为诊断颅内病变提供可靠依据。脑卒中(中风),是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是由脑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所致,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据研究,眼底小血管改变的人患中风的风险高达70%。眼底小血管的变化是指血管上的微小动脉瘤,或是由于微动脉瘤破裂而产生的微小血点。医院做眼底检查时,可发现视网膜内有明显出血点,或血管上有交叉痕迹,还可发现血管痉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警惕动脉硬化。动脉硬化越严重,中风的风险就越高。尤其是老年人眼动障碍,需要注意中风。也就是说,患者除了纠正不良习惯、控制全身疾病外,医院做一次眼底检查,以便尽早发现潜在的病变。还有一类特殊的情况,那就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指在孕36周以下、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并进一步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所以早产儿都需要重视眼底检查。此外,高度近视也会引起眼底改变。如视网膜变性、裂孔、脱离、黄斑区出血等,因此,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的人群应该定期检查眼底。哪些人群需要定期检查眼底?通过眼底检查,不仅能发现“眼病”,也有助于了解上述这些常见的全身疾病,提醒患者要及早防治,因此眼底检查是很有意义的。
1、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