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炎夏之后,医院眼科里的白内障患者却突然多了起来。可奇怪的是,很多老人都是眼睛实在已经盲了,或者因为视力医院就诊才发现,原来长了白内障。中医院(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易虹告诉记者,当眼睛“起雾”了,或者老花突然减轻了的时候,就要警惕是不是白内障。
5个信号告诉你出现白内障了
许多老年患者在白内障患病初期,感到视物模糊却想着自己是不是得了老花眼。这种错误判断导致不少白内障患者被延误治疗。易主任表示,白内障的膨胀期,患者不仅仅会出现视力模糊,同时还会伴有老花眼减轻的症状。他提醒老年人,患上白内障以后会有很明显的症状表现,如果出现了这些信号,医院检查医治,切勿拖延,白内障发现越晚治疗难度越大。
眼老花减轻:眼老花减轻,部分老年人平时需要戴老花眼镜来看书读报,但他们会忽然发现自己不需要戴老花眼镜看得也很清楚了,有的老年人很开心,事实上,这却不是个好兆头,这是因为老年白内障初发时,晶状体凸度增加,屈光近点发生改变的缘故,是白内障的早期症状之一。
眼睛“起雾”:视物模糊,视物逐渐模糊,有时会觉得光线周围出现光圈以及物体的颜色不够明亮。如果白内障患者是在夜间开车的话,会有一种对面过来的汽车车头灯太刺眼而感不适或烦躁的感觉。但一般而言,白内障早期症状发展的过程相当缓慢,并视晶状体最混浊的位置及其发展过程而定。
眼前暗影:白内障初期,晶状体的部分混浊位于瞳孔区,在眼前可以出现位置固定、形状不变的点状或片状阴影。它与玻璃体混浊引起的飞蚊症有所区别,后者的暗影是可动的,虽然活动范围不大,但时隐时现,形状多变。
色觉异常:色觉异常,白内障初期由于晶状体吸收水分多而肿胀,其上皮细胞隙增大而填有微粒水滴,光线透过它时会发生折射而呈现彩色晕光,俗称虹视。
昼盲或夜盲:若晶状体混浊先在中央部开始,白天光强、瞳孔缩小时,光线进入眼内受阻,因而出现昼盲;如晶状体混浊位于周边部,晚上暗光进入赤道部视网膜受阻,而赤道部视网膜的杆状视细胞是专司液视觉的,因而会出现液盲现象,这也是白内障早期症状之一。
一半白内障患者选错了治疗方法
当被确诊为白内障时,一些老人不愿意接受手术,觉得能用药物就最好用药物,可易主任告诉记者,事实上,用药物是治不好白内障的。
易主任表示,全国仍有近半数的白内障患者会选择靠滴眼液或口服药物治疗白内障,但白内障的病因至今未明,目前在药物治疗方面,也还没有特效药。市面上治疗白内障的药物很多,但是没有一种是能够消除白内障的。多年来,医学界对白内障的病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药物也许只能对早期白内障起到延缓病情的作用。从世界范围上来看,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治愈白内障,吃药、滴眼液可能能够延缓白内障的发展速度,也更可能只为夸大宣传,其实毫无任何作用。易主任提醒,试图使用药物治疗白内障,其实是对白内障治疗的一种拖延。患者使用药物,想着可以让白内障有所好转,却在同时放弃了治疗白内障的正确有效途径——手术治疗。如此,药物便耽误了白内障的及时治疗,不仅无法阻止白内障的发展进程,更是加大了后期其他并发症的发病几率。
别等看不见了再去做白内障手术
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要等到白内障“成熟”,也就是完全浑浊,失去视力以后才是动手术的时机,现在由于手术和人工晶体技术的精湛,病人不必等到完全失明后。易主任表示,对于手术的时机,国内外有一定的差异,国外,只要病人的视功能下降了,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譬如不能驾驶、阅读等,就可以考虑手术;不过,国内的要求是矫正视力在0.5以下才可以做,但也不必拖到眼睛看不见再做。
易主任表示,白内障成熟过程中,晶状体会发生膨胀,会诱发急性青光眼,反而丧失最佳手术机会,即使做了手术,视力恢复也相对会差一些。所以,只要确诊为白内障,并经过严格是术前检查,包括眼压、眼底疾病、感染情况、血压、血糖、心电监护等,符合手术指针后,医院预约手术。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