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的人,正在悄悄变丑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一句戏言:“你问我信仰什么,我信仰睡觉。”

人生的1/3时间是在黑暗中度过的,但是它却直接决定着余下的2/3。

然而,现代人的睡眠已成为奢侈品。

《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其中超3/4的人晚11点以后入睡,近1/3的人熬到凌晨1点以后才能入睡。

你以为你在熬夜,其实夜也在熬你。

熬夜是不良习惯,也是慢性毒药中国首部睡眠纪录片《追眠记》,收视率在25-45岁人群中排名第一,戳中不少网友的心。从睡觉状态,看尽人生百态。不同年龄、性别、行业、阶层的人,都有各自不能睡,不想睡,睡不着的原因和故事。有的人,因为家庭生计问题无法入睡;有的人,被欲望、烦恼纠缠而失眠;有的人,为了梦想不敢多睡,怕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正如李宗盛歌词中唱的:“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睡不着,我怀疑是不是只有我的明天没有变得更好。”但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健康。你年轻时候欠下的睡眠债,终有一天会以更加惨痛的方式还回来。前几天,青年学者孔源博士因心源性猝死不幸去世,年仅36岁。这个噩耗,引发历史学界众多学者的惋惜与哀痛。最近几年,猝死的新闻频频出现,30多岁就高血压、高血糖也大有人在。这很大程度上是压力过大、经常熬夜、运动不足所致。蓦然想起于娟在《此生未完成》里所说:“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于娟30岁成为复旦教师,32岁确诊乳腺癌。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写下这本日记——《此生未完成》。这本书是她留给女儿、丈夫和父母的牵挂,是她留给知心朋友们的叮咛,更是她留给千千万不曾相识的读者的警醒和告诫。她在书里说,自己经常熬夜,读书时可以在考前的一周只睡几个小时。她不顾一切地熬夜、工作,饮食作息无规律。年轻时觉得自己身体好无所顾忌,生病后才发觉这具肉身是多么脆弱,生命是多么无常。工作需要付出心力,但不要以身体为代价,好好爱惜自己的生命。除了生命,其他的一切都是小事。报复性熬夜,最终报复的是自己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被授予三名美国科学家。他们的研究课题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变丑变胖变笨了?原因很简单:熬夜。随着研究的深入,三位科学家发现:昼夜节律的紊乱,与内分泌代谢疾病(例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严重的脑部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病),乃至肿瘤的发生发展都有关联。年如此重磅,受全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xingguo.net/swmbxzz/855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