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病门诊很多患友,由于病情复杂或者未及时就诊、治疗应答差等,经治疗后,配镜后视力还是很差,还是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很大影响,甚至生活自理都困难,那么目前的医学技术有没有办法帮助和改善这一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呢?此时眼底病专家可能会推荐给低视力专家寻求帮助,医院眼科专家杨晓慧给患者解读对这类患者可以提供哪些帮助。
眼底疾病不仅因为致盲率高,是临床防治的重点,也因眼底病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是临床诊治的难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字表明:截至年,中国视力损伤者(visualimpairment)人数为万人,其中低视力(lwovision)人数为万人,盲人(blindness)为万人,占全球盲人的18%。
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增加,女性比男性高,农村地区比城市高。在各种致盲眼病中,由眼底疾病所导致的低视力及盲,如老年黄斑变性(WHO统计全球万人患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性近视(由高度近视眼所导致的眼底病变)、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等均为我国引起盲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因此眼底疾病是临床预防与治疗的重点,在防盲及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战略意义。针对那些可避免盲的致盲性眼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等眼底疾病不仅要提前预防,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更要早期治疗,以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视力。
但是有些患者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尽管采取了积极的治疗措施,由于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如表观遗传学方面的因素)或其他多种原因,视力经过验光后仍然不能提高。
低视力是指眼病患者双眼的视觉功能减退达到一定程度,且不能用手术、药物或常规的屈光矫正方法加以改善,导致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或部分丧失者。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低视力诊断标准为双眼中视力较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在<0.3~≥0.05范围之内者,而视力较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如果低于0.05为盲。
对于上述的低视力患者,我们的工作目标不再是治疗而是康复,医院的低视力门诊,目前我们主要有两种方法来帮助患者,第一种是佩戴助视器,第二种是佩戴滤光镜。
助视器是一种特殊的装置,用来改善低视力患者的视力,通过放大或者缩进被观测物体的距离,达到看清物体的效果。而滤光镜是一种特殊的变色镜片,主要通过增加对比敏感度来增加物体的可视性。
助视器按照适用环境可以分为远用助视器和近用助视器,按原理可以分为光学助视器和电子助视器。其中远用助视器主要用于注视远处的物体(如黑板、电视屏幕等)。近用助视器—眼镜式助视器比较适合患者看近处时使用,比如患者读书看报、织毛衣等。
而滤光镜是一种特殊的变色镜片,可以防蓝光、紫外线等,主要用于改善低视力患者对比敏感度下降引起的视觉异常,以及眩光等问题,尤其适用于老年黄斑变性患者以及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助视器像助听器一样,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对于视力不会有改善也没有损害,如果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视力继续下降,可能跟原发病的进展有关。普通的光学助视器需根据病情进展重新配用,而电子显微镜则可以自行调节使用。另外,助视器存在一个使用限制——因为助视器相当于拉近了物体与眼睛的距离,行走时无法准确判周围环境,因此患者无法在行走时使用助视器。
对于低视力人群,这是使用助视器最大的不方便。此外,如果患者视力进一步下降至光感时,助视器也无法改善患者视力时,可以在残联的康复中心进行定向行走训练等。随着相关领域的发展,一些新的治疗方式如基因与干细胞治疗在今后也会成为现实。
因此对于患有眼底病变的患者,眼底专家是与您共同作战的战友,在现有的医疗水平和条件下,做了最大努力,视力仍然低下、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下,我们也会积极向您推荐低视力专家,因为我们都希望每一位患者的生活每一天都洒满阳光!
专家介绍杨晓慧
医院眼科研究所副主任医师,防盲办副主任
多年致力于防盲治盲和低视力康复工作,担任中残联低视力康复人才培训教师,参与中残联视觉障碍预防对策研究。
擅长低视力、儿童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弱视和眼球震颤的诊断及治疗,以及眼病无法治疗需要的低视力康复,有20余年的眼科临床工作和低视力康复经验。
来源:张新媛大夫眼中的眼底病视界(ID:gh_4a0a6fcae96d)
责任编辑:邢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