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人为什么会眼睛模糊?
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的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控制不好的患者全身各处都有可能发生病变。尤其是糖尿病眼病,我们知道糖尿病可怕就在并发症的发生。很多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反应出现糖尿病视力模糊,看不清东西,糖尿病导致视力损害不容忽视,作为糖尿病患者经常会感觉看东西不清晰的感觉。那么,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视力模糊?具体有如下原因: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效果较好,一旦视力明显下降,视网膜病变往往难以逆转,所以预防仍然是最重要的一环。必须早发现,早治疗。患者至少每年要接受一次眼底检查,并且要注意控制好血糖和血压,这两条对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血糖升高可使患者眼底血管进一步受到损伤,而高血压又显着增加眼底出血的可能性。
2、糖尿病性白内障
糖尿病白内障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不清,总感觉眼前有一层雾,揉眼后也不会去除,感觉阳光、灯光特别刺眼。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的机会较普通人多,发病早,进展也更快。治疗以手术为主,但容易发生眼底出血、术后感染或者愈合不好等并发症,所以术前必须控制好血糖及血压。
3、变性性疾病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先天性视网膜劈裂,视网膜脉络膜萎缩,色素性视网膜萎缩。可导致糖尿病眼病。
4、近视
表现为没有近视的人发生近视或已近视的人眼睛度数不断发生变化。在更换眼镜的同时,应想到有无糖尿病的可能。
5、眼睑下垂
突然出现一侧眼睑下垂(上眼皮下垂,睁不开眼),老年患者起病较急,多为一侧发病,伴有面部疼痛,同时眼球运动受限,出现视物成双影,要及时找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治。
6、麻痹性斜视
一般都是突然起病,表现为看东西成双影,眼球运动受限。外观上看眼球向外或向内偏斜。病人会感到头晕、走路不稳,严重者恶心、呕吐,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积极的治疗。
二、糖尿病人眼睛模糊怎么办?
1、预防是防止糖尿病眼病的重要环节
预防是防止糖尿病眼病的最主要的一环,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可以没有症状或疼痛,在疾病进展之前视力可以没有变化。所以,从患糖尿病开始就要做全面的眼部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视力(近距离、远距离)、瞳孔对光反射、扩瞳后查眼底、眼压测定、眼底照相、必要时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至少每年检查一次眼底,以便及早发现病变和治疗。
2、控制血糖达到理想目标
积极有效地控制糖尿病,要使空腹和餐后血糖均接近正常水平,使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基本措施,血糖控制的优劣,关系到视网膜病变的轻重。
3、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
因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如又发现合并眼病,会出现焦虑、恐惧心理,不利于治疗。要针对病人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做好心理护理。
4、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让患者知道吸烟可使血管痉挛,引起血液循环不良,饮酒可使血管扩张,更易引起眼底出血,用力大便更会加重出血。嘱病人戒烟、戒酒,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日常生活中注意眼部保健及眼部清洁,平时可使用按摩的方法进行眼睛的保健。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特别是眼底出血的病人,必须禁止过劳、长时间看电视、看书,也不宜做剧烈运动及潜水等活动。
一旦确诊糖尿病,病人就要遵医治疗,严格控制各项指标,特别是血糖、血压和血脂。此外,每年都要定期筛查各种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眼病可以做眼底检查,眼底微血管病变可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夷生源——防治并发症四大特点
1、“对因对症”双管齐下,清除病源“高血糖”,直击肾、心、脑、眼、足等部位的微循环障碍、神经损伤等病灶。
2、对“血糖、血脂、血压、血粘以及高尿酸血症”五项指标进行综合控制。
3、通过降糖、降脂、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衰竭等作用,对糖尿病大、小血管及
神经等并发症进行多靶点治理。
4、整体调节,补肾通脉,提高免疫力,恢复胰腺功能。整体调节内分泌、微循环、免疫三大系统、从根本上防治并发症。
咨询订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