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眼日科普系列控血糖,查眼底,预

近年來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占10.4%,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高达20%以上,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居世界榜首。糖尿病是全身代谢性疾病,容易导致很多全身并发症。而在眼部最常见、对视力影响最大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延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逐渐增加,国际糖尿病研究资料证实:病程10~14年者26%发生DR,病程15年以上为63%。我国糖尿病患者中DR的患病率达44%~51.3%。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病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基础是微血管病变。DR常分为单纯型与增殖型两型,每型又分为三期。在单纯型的阶段中可发生微血管瘤、硬性渗出和棉絮状斑及出血等。当侵犯黄斑引起黄斑区囊样水肿可引起视力下降。当视网膜发生新生血管时,即为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由于新生血管的管壁非常脆弱,因此,极易发生玻璃体出血,进一步发生增殖性视网膜脱离,所以患者可发生视力突然显著下降。新生血管还会导致继发性青光眼,使患者眼痛、眼胀,最后导致失明。

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严重性糖尿病患者的眼部致盲率很高,在发达国家已成为成年人致盲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很多患者对糖尿病及其眼部并发症的认识不足,大部分患者虽然知道自己有糖尿病,但自觉症状轻,未予规范降糖治疗,直到眼睛出现问题才到眼科门诊就诊。这些都是因为认识不够造成的。由于病程不可逆,严重者导致失明,对眼睛的危害极大。糖尿病性眼病患者失明率是正常人的25倍。所以,应特别注意防止DR的发生。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症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视物显著模糊,直至完全失明。有的患者可突然失明,这主要因为发生了玻璃体出血或者视网膜脱离;有的患者在失明的同时还可能有眼痛、眼胀的症状,这可能已发生了更为严重的并发症---继发性青光眼。4、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预防与治疗

患者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应定期到眼科检查眼底,至少每年要检查一次眼底,必要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便及早发现病变和治疗。

一旦发现DR则应:

1)首先要控制好血糖,养成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并在内分泌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降血糖药物,稳定血糖。

2)当患者无视力障碍或视力轻度下降时,在眼科医生指导下,可服用改善视网膜血循环的药物。

3)当眼底出现棉絮状斑或已发现新生血管时,则应进行眼底激光治疗。激光治疗主要是破坏缺血区的视网膜,减少需氧量,并使已形成新生血管退化,目的不是提高视力,主要为防止视网膜病变的进一步发展,以达到保持患者现有的有用的视力,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失明率。

4)当玻璃体出血时,可先使用药物进行止血,并促进出血吸收的治疗;积血持续不能吸收者,可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并且给于全视网膜激光治疗,视力有望获得提高。

5)另外,对于黄斑水肿以及新生血管优选抗-VEGF眼内药物注射后,再进行视网膜激光治疗。

5、总结

由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晚期严重损害视力以致不可恢复盲,所以及时防治十分重要。发现糖尿病后,在内科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定期检查眼底。一旦出现增生性病变,及时行激光光凝术,防止进一步发生新生血管的一系列并发症,保存残留的视力。鉴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由此致盲者与日俱增,因此,加强科普宣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已成为防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本文指导专家

余健儿眼科副主任医师

汕尾市城区医疗集团总院长,广东省“健康广东行动”志愿服务总队汕尾市支队长,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

郑冬蕊眼科医师

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一直从事眼科临床,对各种眼科常见病诊疗有较丰富的经验,熟悉眼科各项检查操作以及手术,对青少年近视预防与治疗有深入的研究。

眼科门诊位置:门诊部三楼眼科门诊

医院急诊科急救-

医院客服咨询-

预约挂号

服务时间:每周一至周五

8:00-12::30-17:30

专科推介肿瘤科|妇产科|急救中心|骨科|泌尿外科麻醉科|胸外科|心血管科|儿科|综合内科普外科|肾内科|放射科|检验科|神经内科耳鼻喉头颈外科|眼科|功能科|神经外科

风湿免疫科|

点科室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xingguo.net/swmbxbl/48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