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工作年龄(20~65岁)人群第一位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疾病。对~年中国大陆19项流行病学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糖尿病人群DR总体患病率为23%,而近年来我国开展的大规模DR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DR患病率更是高达27.9%~34.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延缓病变进展、减少视力丧失至关重要。除对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等危险因素的良好控制外,早期的内科口服药物治疗和高危患者的眼科专科治疗均有助于预防和延缓DR进展。但关于DR的内科治疗药物,我国临床用药现状较为混乱,亟须规范化指导。为了解DR临床用药的真实世界情况,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指南,并结合国内DR的临床用药现状进行分析,为DR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相关数据资料。
研究目的
分析国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用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与整体抽样相结合的二阶抽样方式,对《医院处方分析合作项目》中全国9个地区的家医院年门诊、急诊和病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用药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年家医院共使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物17种,使用比例最高的科室为内分泌科,其次为眼科。门诊用药占比73.2%。处方量排名前三位的药物羟苯磺酸钙、甲钴胺及胰激肽原酶占所有17种药物总处方量的81.8%,但除羟苯磺酸钙外,多无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且多为超适应证使用。
研究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用药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于糖脉康
“糖脉康”作为上市超过20年的糖尿病治疗用药,可以用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其治疗效果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糖脉康”组方是在传统三大验方(《丹溪心法》消渴方、《景岳全书》玉女煎、《金匮要略》肾气丸)的基础上,结合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验方发展,经现代药理学研究,发展定型而来。全方以黄芪、生地黄为君药,丹参、赤芍、怀牛膝为臣药,麦冬、桑叶、黄连、葛根、黄精、淫羊藿为佐药,全方配伍得当,共奏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之功。用于糖尿病气阴两虚兼血瘀所致的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口渴喜饮、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舌质红少津、舌体胖大、苔薄或花剥、或舌黯有瘀斑、脉弦细或细数,或沉涩等症及2型糖尿病并发症见上述证候者。
林莹等研究糖脉康配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严重非增生性和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对照组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糖脉康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9%;视力改善方面,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视力均有提高,且治疗组视力优于对照组。
王彦方等探讨糖脉康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对照组采用羟苯磺酸钙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糖脉康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视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积、黄斑厚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视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积、黄斑厚度低于对照组。
综上,推荐糖脉康联合改善眼底循环,调脂药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减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过程,推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早期应用。
注:本文系出于解读学术信息之目的,本文解读对象及引用内容均来自网络公开的文章摘要信息,并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若不希望被引用、解读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参考文献:
1.都丽萍,唐彦,张化冰,李大魁,张波.全国家医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用药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55(01):72-76.
2.林莹,黎绮雯,林小媚.糖脉康颗粒配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严重非增生性和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3(07):-.
3.郝齐志.应用调脂药物加糖脉康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3(01):10-13.
4.王彦方,蓝淑琴,李霞,陈珍,施天严.糖脉康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6(09):-
IPS---01-ZS/SS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