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典型三多一少的症状,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有人说我没有这些症状啊,为什么检查却也得了糖尿病呢?
虽然糖尿病在普通老百姓看来也不是那么严重可怕,但是在专业医生眼里,糖尿病就是慢性癌症,可见它得危害有多大!
虽然你被确诊时,可能并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但其实糖尿病早期也并不是悄无声息没有任何症状的。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发现一些早期症状。
比如,有些人有皮肤干燥和瘙痒的问题,那就得注意了。就是皮肤干燥涂抹身体乳也没办法缓解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考虑是不是血糖的影响。糖尿病导致的皮肤发痒部位,多集中在手脚和小腿,女性则经常会出现外阴瘙痒。
突然出现视力的变化,比如之前不需要戴眼镜,但突然出现了视力下降或者眼前有黑影,大部分人认为是不是老花眼了,或者是不是白内障,其实很可能是血糖升高引起了视网膜病变,导致了视力不稳定。
出现伤口好长时间不愈合也需注意是不是血糖升高引起的。伤口不易愈合可以算是糖尿病典型的症状。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都比较差,血糖升高就会导致病菌的生长,会使皮肤,尿路,会阴部发生感染并且不易痊愈。
如果出现了睡眠障碍,记得监测一下血糖水平。因为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睡眠障碍的问题,比如白天嗜睡、晚上睡觉鼾声很大等。
在糖尿病初期,有些人还会先餐前饥饿难忍,其实是胰岛素的分泌与血糖的变化不同步导致的,餐后血糖达到高峰时,胰岛素还没来得及大量分泌;等到胰岛素分泌达到高峰时,又正好到了下一顿饭前,这样就出现了低血糖和饥饿难耐的状态。
当然糖尿病早期还会出现其他的症状,比如肢体有麻木感、针刺感等等。如果出现了上面所说的这些症状,不要麻痹大意,及时监测血糖的水平,确定是不是糖尿病。
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就指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有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的;肥胖人群;年龄大于40岁以上者以及久坐不爱运动的人群等等。
如果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是糖尿病的患者,那么患糖尿病的几率要比别人高出3---6倍。
超重、肥胖或腰上赘肉很多的人因为胰岛素受体的不敏感,胰腺负担加重就容易血糖升高。所以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的人群都需要注意预防糖尿病。
人过了中年以后,身体各个器官开始老化,胰岛素受体也不例外,就容易发生胰岛素的抵抗,而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有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比如每增加10岁,糖尿病的几率就会增加68%。
平常不爱运动的,体能比较差的,上楼梯都觉得费劲的人要特别注意了,也容易得糖尿病。
还有饮食习惯不好的人,及早改善,比如主食吃得比菜多,不吃粗粮,炒菜放油多,爱喝饮料的请及时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不然诱发糖尿病后后悔也没用。如果你吃饭后特别犯困,也需要注意了。
如果血糖比较高,但是又没有确诊为糖尿病,那也不能下小觑疾病的发展,这是糖耐量减低,但是之后也是有发展为糖尿病的可能。
糖尿病虽然跟遗传有关系,但是,其实大多还是因为后天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的。
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预防疾病的有效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