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科普李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李波,男,.01.08,中国共产党员,县政协委员,主治医师,医院眼科主任。国际眼科杂志IJO发表论文一篇,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篇。年陕西省医学会眼科分会白内障年会手术直播获奖。医院开展角膜移植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

1.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慢性进行性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渗漏和阻塞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变,如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体增殖、黄斑水肿甚至视网膜脱离。

1.1现状

目前全球约4.63亿成年糖尿病患者,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位居全球第一,达1.亿。DR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约34.1%,由此推算,中国目前DR患者约有万。

1.2危险因素

糖尿病病程——DR患病率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升高

血糖——血糖控制不佳,DR发生风险增加

血压——控制高血压可延缓DR的进展

血脂——控制高血脂可延缓DR的进展

1.3分类

DR从轻到重分为6个期,Ⅰ期、Ⅱ期、Ⅲ期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Ⅳ期、Ⅴ期、Ⅵ期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两者主要区别为视网膜有无异常新生血管。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近年来,医药科技进步很快,尤其是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出现,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比如,激光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对控制黄斑水肿会有更好的效果;比如,对已经有新生血管形成的病例,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生成药物,可以帮助新生血管的退缩,尤其新生血管在视神经乳头上无法进行激光治疗时;有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晚期,必须手术的病例,也可以先注射药物,然后再手术,这样可减少术中出血。

2.1激光治疗

通过光的热效应,对视网膜进行光凝,使组织蛋白变性凝固,从而阻止反复眼底出血,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状况,达到控制病情的发展的目的。

2.2抗新生血管治疗(抗VEGF)

DR患者房水中VEGF因子显著升高,过量的VEGF因子可以导致视网膜长出异常新生血管,进而出现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甚至眼底出血。因此,眼内抗VEGF治疗已经成为DR的重要治疗方法。尤其对于DME,抗VEGF治疗能够快速消退黄斑水肿、提升视力,已经成为国际各大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

2.3玻璃体切割手术(PPV)

玻璃体是眼内一种半固体胶状的物质,填充于玻璃体腔内。玻璃体切割术的基本作用是切除混浊的玻璃体或切除玻璃体视网膜牵拉,恢复透明的屈光间质和促进视网膜复位,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以恢复患者视功能。

如果DR患者血糖控制不好,也没有及时正确地激光治疗,视网膜病变发展到增殖期,玻璃体出血1个月以上不吸收,或视网膜有增殖膜,甚至出现视网膜脱离,影响中心视力,必须行PPV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将出血清除,剥除增殖膜,将视网膜复位,同时进一步进行加强的激光光凝治疗。

由于玻璃体切割术是高水准现代显微眼科手术,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设备昂贵,技术含量大,对手术医生的要求也很高,医院技术水平、综合实力的体现。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xingguo.net/swmbxhl/88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