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息烽县鹿窝村第一书记张军以辛苦指数换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我一定认真履行好第一书记职责,与大家齐心协力,把鹿窝村建设成乡村振兴示范村,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年5月,息烽县税务局工作人员张军来到西山镇鹿窝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与村组干部、群众座谈会上,张军作出郑重承诺。驻村以来,张军始终奋战在一线,用真情服务群众,用实干践行初心,以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鹿窝村干部群众一致肯定。坚守为民情怀,尽心尽力为民办实事年9月的一个晚上,天气有了些许冷意,但西山镇鹿窝村村民何道武家的院子却格外热闹。张军、驻村队员、村支两委成员以及村民代表正在这里开“坝坝会”。召集村民开“坝坝会”。家里缺什么,需要村里如何支持?怎么发展农业产业?农村人居环境怎么改善?……随着一个个问题被抛出来,村民逐渐敞开心扉,打开了话匣子。晚上10点多,村民才渐渐散去,张军回到办公室整理会议资料,休息时已接近凌晨了。这只是张军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多到群众家里坐一坐,聊聊家常,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张军认为,这是取得村民信任,也是做好农村工作的根本。因此,驻村以来,他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村民,遍访群众户余人次,组织召开群众会、院坝会、板凳会等20余场,讲习余人次,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张军(右二)入户走访群众。谈及张军,家住鹿窝村老鸦底组的聂明亮为他竖起了大拇指。原来,聂明亮的女儿聂静考上大学后,由于家庭困难,难以支付元的学费。张军得知后,立马为聂静申请了工会“金秋助学”助学金,解决了燃眉之急。不仅如此,张军还协助落实资金,资助大3名学生,并个人资助元帮扶一名家庭困难高三学生。“这些孩子学习都很好,但家里都很困难,想着他们有可能就读不了书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也是有孩子的人,总想着能帮一点是一点。”张军说。本着“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群众得实惠”的服务宗旨,张军还多渠道争取资金慰问困难党员5户、脱贫户26户、困难群众12户、优抚对象18户;协调调解各种矛盾纠纷20余起。一桩桩、一件件实事,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越来越信任这位驻村第一书记。红白喜事宴请宾客是传统习俗,很多村民存在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的陈规陋习。张军带头深入村组宣讲农村“治风”工作,得益于此前与村民建立的信任感,村民很快从不理解转变为主动支持农村“治风”工作。“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既树立了新风尚,又减轻了大家负担,因此,大家纷纷转变了思想。”村民纷纷表示。张军(左1)对准备办搬家酒席的村民进行劝阻。坚持党建引领,建强基层“头雁”队伍张军深知,一个人的能量有限,想要做好群众工作、发展农业产业,必须搭好班子,培养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队伍,让人才成为发展的“源头活水”。为此,他把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有力抓手,健全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建设。同时,在全村范围内积极发展动员年轻、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向党组织靠拢,发展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培养村级后备力量2名,新聘用1名大专生为村远教管理员,充实基层干部队伍。贵阳市税务局党支部和西山镇鹿窝村党支部联合开展“脱贫致富感党恩,乡村振兴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为摒弃鹿窝村干部群众等、靠、要的求稳心态,张军主动联系息烽县税务局机关党委,深入开展联建联学,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农村发展变化、脱贫攻坚成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张军组织群众干部开展联建联学活动。工作之余,张军、驻村队员和村支两委成员还自觉学习“三农”政策、法律法规,如宅基地改革政策、农村医疗保险政策、农村“五治”以及相关制度等,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勇于担当作为,谋划乡村振兴新思路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发展产业难度大,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这是鹿窝村发展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事情虽难,但还是要一点点做。“湾塘拦水坝建设、犀牛井停车坝扩建等急难愁盼项目,都是张书记帮着协调解决建设资金问题的。”驻村队员邓义祥说,自己也要像张军一样,为村里办更多的事,把村里建设得更加美好。张军(右二)认真倾听群众心里话。农业兴、百业旺,乡村才会有活力。张军积极参与编制鹿窝村乡村振兴产业规划,建议以油菜、优质水稻为主导产业,积极动员群众扩大种植面积。张军和驻村队员、村支两委结合现有产业零、散、小的实际,引导选择经营主体,帮助争取项目、资金、技术支持,建立健全产销对接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为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张军联合西山镇人社部门,开展个性化“短、平、快”等种养殖技能培训会两次,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技能支撑。张军还积极参与编制特色田园乡村规划,严格农房建设管理,推进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带领村组干部完成路灯改造,以垃圾分类、厕所革命为重点,帮助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特色田园乡村集成示范建设。张军(右2)入户开展治厕宣讲。由于多年来高强度工作,张军身体情况一直不太好,一只眼睛视网膜脱落近乎失明。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军依然事必躬亲,大小工作善始善终,赢得同事和村民交口称赞。如今,张军的驻村工作仍在继续,他把心扎进农村,心系群众冷暖,时时为群众生产生活发展出谋划策。“我是一名党员,我将尽我所能,做好每一项工作,不负所托。”张军说。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田娟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xingguo.net/swmbxyy/105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