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频道
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行白内障手术的疗效(作者ChinyeluNkemdilimEzisi等)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可能与儿童白内障的发生发展相关。白内障可能是自发产生的,也可能与治疗视网膜病变的干预措施如激光或玻璃体手术有关。儿童白内障手术本身就具有挑战性,而对于ROP患儿来说,可能出现相关视网膜病理改变以及青光眼的概率增加,从而使手术变得更加复杂。同时,这些眼可能有既往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史,或需要同时处理并存的急性ROP和白内障,使得白内障手术难度更大。目前鲜有文献报道有关ROP患儿行白内障手术的研究。因此,来自印度LVPrasad眼科研究所儿童眼保健中心的ChinyeluNkemdilimEzisi等人设计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来报道ROP患儿行白内障手术后的疗效。
该研究在回顾分析年1月至年12月期间诊断为ROP的患儿的病例资料后,将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儿纳入了研究。详细记录了确诊ROP和白内障时的年龄、ROP分级、治疗情况,如果有白内障手术,则记录白内障手术的时间、术前视力、手术细节、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是否再次手术及其细节、最后一次随访时视力和解剖的转归。所有患儿均行晶状体切除并后囊膜切开并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研究结果提示,年1月至年12月共有2,例患儿被诊断为ROP,仅22例患儿(14例男孩,8例女孩)接受了白内障手术,这些患儿共有28只眼纳入该项研究。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儿平均年龄为18.9个月(范围从2个月到12岁不等),最常见的ROP分期是4期(13只眼)。为控制ROP,19只患眼接受了视网膜手术,1眼接受了巩膜扣带术,另有3眼接受了激光治疗,而剩下5眼仅观察。在那些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史的患眼中,视网膜手术后发生白内障的平均时间为7.76个月(2~32个月不等)。在接受白内障手术的28只眼中,9眼I期未植入人工晶状体(IOL),2眼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术后并发症包括视轴不透明(4眼)、继发性青光眼(2眼)和IOL夹持(1眼)。术后共有23只眼可进行视力评估,其中有11眼视力好于20/;11例患者随访时间长达2年以上,在术后2年的随访中,IOL眼的屈光力改变为-3.07D,无晶状体眼的屈光力改变为-8.75D。
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治疗与否以及治疗方式,ROP患儿都可能发生白内障,且白内障的术后并发症及屈光度数变化与非ROP眼相似。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