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外地来的视网膜脱离术后病人,硅油取出后已2年。
??初步检查发现,角膜带状变性,晶体混浊,后节窥视不进。仅从前节看,如果视光医生和白内障医生联合手术,是有手术机会的。但接下来的B-scan检查结果发现,后节的情况使得前节手术已经没有意义了。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对采集到的角膜OCT影像进行了一些讨论,假如后节情况允许前节进行手术,那么,角膜的OCT影像或许会提供有益的手术指导信息,并加深对角膜带状变性时角膜的病理改变的了解。
OCT影像上,主要表现为前弹力层的异常。由于角膜带状变性是从鼻、颞两侧开始的,周边部的角膜浅基质层受累。
OCT影像上,尽管角膜外观上改变非常明显,但在有的局部角膜,尚能看到似乎“正常”的泪膜和上皮层光带。不过,由于异常的前弹力层的“遮挡”,基质层的反射强度出现了衰减。
OCT影像上,显示出角膜异常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泾渭分明”的特点,钙质沉积混浊部位(雪花标识)相邻的透明角膜部分(箭)是正常的。
角膜带状变性,眼科临床上会经常看到,病程从数月到数年不等,原因也多种多样。
??角膜带状变性的治疗,通常是这样认为的,轻症的用人工泪液,重症者可以使用EDTA-Na螯合钙质或“表层角膜切除术”。不过,许多情况下,角膜带状变性可能并没有得到“积极的”治疗。
??激光角膜治疗技术出现后,使这一现状发生了改变。
不过也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角膜带状变性的诊断是由角膜病医生来进行的,但治疗却常常要由治疗近视眼的视光医生来完成,这可能是因为,医院激光角膜治疗设备是设置在视光专科的。
这是1例角膜带状变性病人,接受了角膜激光切削术和EDTA治疗(HeloisaNascimento等)。
术前,角膜广泛性钙质沉积;术后,角膜透明,视力有了明显提高。
这也是1例角膜带状变性病人,接受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联合EDTA和羊膜移植治疗(Seong-KyuIm)。
A图是手术之前,角膜表面凸凹不平,广泛性钙质沉积。B图是术后2周情况,角膜透明,羊膜附着良好。C图术后6个月,角膜光滑,但基质层出现轻度混浊,角膜下部有新生血管形成,病情是稳定的。
??角膜带状变性发生于睑裂暴露的角膜区域,由于形态比较特殊,识别通常不是太困难。
??“角膜带状变性”,是国内普遍使用的命名,但在英文术语里,却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当使用不同的英文关键词进行检索时,比如PubMed,给出的文献在主题集中方面,可能会有些不同,但没有太大的影响。
??角膜带状变性的临床表现主要有:
1正对睑裂角膜钙化沉积斑,与角膜缘之间留有透明带。
2钙质沉积在上皮下、前弹力层和前部基质。但主要在前弹力层水平。
3钙化斑通常起始于鼻侧和颞侧角膜,然后向中央发展。
4钙化斑内常常有小孔和裂隙,外观如硬干酪。
5晚期钙化灶呈斑块样、结节样隆起。
??角膜带状变性的病因主要有:
1眼部慢性炎症(如虹膜炎、角膜炎等)
2前房硅油
3代谢性疾病
4遗传家族性
5其他
??治疗方法:目前报道比较多的是EDTA联合角膜激光切削术。
??治疗目的:主要是改善由于角膜带状变性引起的视力下降和不适。
??角膜手术的成功,有时并不意味视力的显著改善,比如葡萄膜炎引起的,手术最终的视力结果还要考虑到产生角膜钙质沉积疾病的因素。
因此,许多临床报道在介绍成功病例的同时,也在讨论着存在的不足,从不同的角度,探索着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