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是一名大学教授,由于高度近视一直戴着厚厚的眼镜,近几年来又患上白内障,换过眼镜也看不清楚,随着年龄的增长还有了老花眼。尽管他从报纸和电视上,了解到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以治疗白内障,但觉得自己又是高度近视又是老花,即使做了手术视力也不见得会提升,对要不要做手术这件事一直犹豫不决。
高度近视、老花
碰上白内障该怎么办?
王老师来到医院眼科就诊,他向眼科主任毕燕龙教授“有没有最先进的技术,可以同时解决我的近视、老花和白内障问题?”毕教授介绍:“多焦晶体是目前最好的全程视力矫正的治疗方式,换上这个晶体不仅可以把你的近视给补上去,而且无论是看书看报近处用眼,还是出去旅游看远处,眼睛都看得清,而单焦晶体只能看近或者看远。”
在对王老师进行充分的眼部检查和精密的数据测算后,毕教授根据他的需求选择了适宜的晶体品牌。毕燕龙教授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多焦人工晶体植入术”顺利完成。手术次日,王老师检查视力远0.8,近视力0.8。
多焦晶体
远看近看都清晰!
多焦晶体是一种新型的高端人工晶体,其特殊光学结构将入射光线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重新分配,形成两个或者多个焦点同时投射至视网膜上,根据同时知觉原理,大脑选择性地抑制模糊的图像,选取清晰的图像,从而实现既可以看清楚远处的事物,又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的目的,摆脱白内障术后需要佩戴眼镜的不便。
但需强调的是,并非所有白内障患者都适合采用多焦晶体,它的适应人群包括:年龄在70岁以下;老年性及外伤性白内障(单眼或双眼)患者;迫切要求不戴眼镜(术前需告知患者术后可能会有一个视力调节适应期,不戴眼镜可轻松完成大部分日常活动,但并不是完全放弃眼镜),全身状态良好,能够理解手术的风险;角膜散光度数≤1.0D;排除患有引起对比敏感度下降的疾病,如黄斑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视神经病变、角膜浑浊以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角膜移植和视网膜脱离者等。
文
眼科
编辑
宣传处
医院于年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建,上海市医院是普陀区唯一医院。年门急诊量超过万人次。拥有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骨科、精神神经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上海市重点专科脊柱外科、心身医学科、消化内科,上海市中医示范科;实现急诊与危重症学科、老年医学科、检验医学科、临床药学科入选上海市级平台学科建设计划;院内形成以骨科牵头的运动-神经-精神学科群,心内科牵头的循环-呼吸-胸外学科群,消化内科牵头的消化-普外-内分泌学科三个优势学科群;以及由血液科牵头的血液-肿瘤-影像-病理-检验学科群、妇产科牵头的妇产-泌尿-肾脏-生殖学科两个特色学科群。医院整合学科优势,成功打造三个国家级中心——高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及创伤救治中心,成为沪西北地区的大型急诊危重症与疑难杂症综合诊治中心。建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干细胞联合研究基地。拥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为代表的高水平专家队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20余项。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权威学术期刊。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为标志的高等级科研成果。
医院作为一所医院,执着于精湛的医术,形成了具有同济特色的温馨“家”文化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健康传播文化。并以济人济世之心传医者之道,在历次重大抢险救灾、国际援助、扶贫帮困中发挥了同济人“同心同德同舟楫”的博大胸怀,将同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洒满大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