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问世为DME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人源化的融合蛋白类抗VEGF药物阿柏西普,具有抗VEGF和抗炎双重机制、亲和力更强、对眼内VEGF的抑制时间更长等多种优势,可有效改善视力,具有长期疗效,且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为临床上DME的治疗带来卓越的选择。为保障阿柏西普在中国DME治疗中的合理和规范使用,我国眼底病学家充分结合相关循证证据和临床经验形成《阿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中国专家共识》(简称《共识》),以期为广大眼科同道提供参考。“解读共识,攻坚DME”邀请到来自北京、上海、温州、广州、郑州、天津、徐州等地参与本共识制定的多位眼底病诊疗专家、1位内分泌疾病诊疗专家及1位药学专家进行深度访谈,围绕阿柏西普治疗DME的临床前及临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解读和阐述。本期便从病因学角度、药理学角度深度分析阿柏西普治疗DME的优势,探讨未来对抗VEGF治疗寄予的希望,以及内分泌科与眼科如何相互协作做好DME的防治等问题。
从病因学角度,探讨阿柏西普在DME治疗当中的一线地位
常青教授
复旦大医院
在临床上,对于DME患者,最早一段时间内采用的是激光治疗方式(黄斑区格栅样激光),之后一段时间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较多,但治疗的“金标准”未改变,一直都是激光治疗,直到抗VEGF药物出现,DME的治疗格局才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患者的视力恢复或眼部解剖结构改善,抗VEGF药物都显示出绝对的优势,对于“将抗VEGF药物作为DME的一线治疗”,目前大家都已达成共识。众所周知,DME的发病与进展多源于VEGF和炎性因子的共同作用,在VEGF细胞因子家族中,除了最主要的VEGF-A之外,PIGF和VEGF-B也在新生血管形成和黄斑水肿、炎症的变化过程当中发挥作用,因此融合蛋白类抗VEGF药物阿柏西普的抗VEGF和抗炎双重作用机制在DME的治疗当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金陈进教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DME的发病机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既往认为DME的发病主要由VEGF-A作用引起,然而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PIGF在DME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细胞学实验研究证实,PIGF和VEGF这两种细胞因子具有协同作用,在有PIGF参与的情况下,VEGF的作用大大增强,其中缘由也有部分研究成果作出了阐释。PIGF可以竞争性地与VEGFR-1结合,使得VEGF-A更多地与VEGFR-2结合。同时在细胞微环境中,PIGF能够与VEGF-A形成异源二聚体,后者可结合并激活VEGFR-1,诱导VEGFR-1/2二聚化,进一步促进血管新生,加重组织液渗漏,造成组织水肿。上述病理生理机制说明,在DME的治疗过程中,仅仅靶向抑制VEGF-A,与针对VEGF-A和PIGF双管齐下的效果无疑是有很大差异的,后者抗新生血管和抗渗漏的作用势必大大增强。除却理论,临床上往往也观察到可同时抑制VEGF-A和PIGF的药物如阿柏西普治疗DME的作用更强。此外,在糖尿病的进展过程中,炎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病理机制,如局部炎性细胞、单核细胞数量的显著增加,也会促使DME形成。研究发现,PIGF可介导CNV中的免疫炎症反应,因此阿柏西普可同时抑制VEGF和PIGF的分子结构,治疗DME时能够作用更强效,与其抗炎作用具有相关性。杨柳教授
医院
自抗VEGF药物问世至今,在临床上应用于DME治疗已有多年,抗VEGF治疗已被多国权威指南推荐作为DME的一线治疗。新一代抗VEGF药物阿柏西普上市虽晚,但后来者居上,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其效果非常优异。临床上有一部分病例,前期抗VEGF治疗后反应欠佳,转换阿柏西普治疗后,效果明显提升。阿柏西普特殊的分子结构,令其在抗VEGF的同时兼具抗炎的效果。众所周知,DME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除VEGF升高外,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如炎症因子参与其中。严格意义上来说,VEGF也可能是炎症因素中的一部分,阿柏西普同时具有抗VEGF和抗PIGF的双重作用机制比单靶点作用的药物效果更优。因此临床上遇到一些炎症性指标较为明显的患者,可以考虑选择阿柏西普治疗。临床上很多临床试验支持阿柏西普在视力预后、减轻黄斑水肿、减少视网膜厚度等方面效果显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阿柏西普有非常好的价值。张风教授
医院
从发病机制而言,DME的发生不单单只因VEGF的升高所致,还有炎症因子参与其中。目前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影像学研究均证实,DME的发生与进展过程中存在炎性因素的作用,其中PIGF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从这样的观点来看,我认为阿柏西普这样抗VEGF治疗同时抗炎的双重作用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刘晓玲教授
温州医医院
从患者视力与解剖结构改善考虑,阿柏西普应该可以作为一线治疗。虽然阿柏西普上市较晚,但通过两个大型的临床试验研究表明,其有效性不容置疑。且阿柏西普对于低视力患者更为有效,视力恢复及水肿消退效果显著。上市时间晚不代表必须作为二线治疗,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将阿柏西普作为一线首选,根据眼底情况特别是低视力患者,阿柏西普可以作为优选。
药理学优势,为阿柏西普治疗DME的优异疗效奠定雄厚基石
张弨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
目前,纵观整个国际眼科领域,抗VEGF药物在多个眼底疾病的治疗中均处于一线地位,获得眼科同道的高度认可,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视网膜静脉阻塞(RVO)、DME等眼底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从药理学角度而言,不同药物其结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各有差异,这些固有特征就决定了该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药效和安全性等。然而眼用抗VEGF药物较为特殊,其给药方式为局部玻璃体腔注射,药物代谢以局部代谢消除途径为主,研究数据亦证实抗VEGF药物全身代谢消除占比较小。这恰好符合局部用药的安全原则:药物尽可能在局部发挥其作用,避免药物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目前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抗VEGF药物得到临床认可,从药理机制而言,大致分为单抗类药物和融合蛋白类药物。这两大类药物结构不同,单抗类药物如雷珠单抗是VEGF单克隆抗体片段(Fab),融合蛋白类药物如阿柏西普是通过生物技术合成的。单抗类药物单靶点,主要抑制人VEGF-A表达。融合蛋白类药物主要有三个靶点,即VEGF-A、VEGF-B及PIGF。虽然融合蛋白类药物上市时间较晚,在临床中得到广泛使用。常青教授
复旦大医院
目前DME的治疗大家公认首选抗VEGF药物,毋庸置疑,各类型抗VEGF药物均可对DME产生疗效,但在临床实践中如何选择抗VEGF药物的类型,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循证证据可提供权威的指导。有研究比较了单抗类药物和融合蛋白类药物治疗DME的疗效,结果发现在视力较好的患者当中两种类型的药物疗效相当,但对于起始视力相对较差的患者(等效视力≤20/50),阿柏西普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效果。这可能与其抗VEGF和抗炎双重作用机制及药物剂量的优势有关,故临床上对于视力较差的DME患者可考虑首选阿柏西普。
唐仕波教授
医院
目前市面上有多种类型的抗VEGF药物,既有大分子药物也有小分子药物,既有单抗类药物也有融合蛋白类药物,从药理学角度而言,可谓“梅兰竹菊,各有所长”。但在DME治疗当中,在消退黄斑水肿、恢复患者初始视力方面,融合蛋白类抗VEGF药物疗效显著,且作用时间相对较长,更具有优势。
DME管理之路漫漫,持续革新和升级乃抗VEGF治疗大势所趋
张弨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
新型药物的出现是药学学者和临床学者共同合作、共同期待的方向,抗VEGF药物的问世着实改变了整个眼底疾病的治疗疗效。从患者的感受和药物安全性而言,我们希望在抗VEGF领域,会有更多创新药物如更高亲和力、更长半衰期、更少给药频率、更好疗效的药物问世。玻璃体腔注射虽然风险可控,但并非全无风险,更少注射次数能减少用药风险,同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期待未来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创新,出现更好的药物,为DME患者提供更佳选择,这是大家所共同期待的方向。
唐仕波教授
医院
DME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管理工作,并非注射几针药物这么简单,需要以年为单位进行长期随访和管理。期待以后有更多长效缓释的抗VEGF药物剂型,甚或基因治疗手段能够为DME的治疗提供更多元化的策略。随着人们对DME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未来联合治疗和综合治疗会是其发展的一个方向。
内分泌科和眼科联动协作,以《共识》为指导,规范化管理DME
肖新华教授
医院内分泌科
虽早已认识到DME对患者眼健康的危害,但既往的治疗手段效果非常有限,临床上常面临无计可施的局面。近年来,随着人们对DME防治水平的提升和管理手段的改进,尤其是抗VEGF类药物的成功研发上市,使患者的获益远超以往,DME的诊治呈现出全新的格局。抗VEGF治疗的技术手段和治疗效果不断提升,为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抗VEGF药物疗效虽好,但DME病程本就迁延、不断复发,需要长期规范的治疗,才能保障患者的病情和视力持续改善。在与DME漫长的斗争过程中,需要内分泌科医生和眼科医生互相协作:就诊初期,提醒患者积极筛查,在眼科进行规范的抗VEGF治疗;
疾病缓解期,提醒患者定期复诊,发现问题及时转诊到眼科进行治疗。
在此过程中,如何保障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减少DME复发,既需要内分泌科医生指导患者做好生活方式、药物诊疗、控糖控压等基础的糖尿病预防事项,以延缓DME的发生和进展,更需要眼科医生合理规范地利用抗VEGF药物为患者进行治疗。因此,《阿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中国专家共识()》的制定对广大内分泌科医生和眼科医生,有效使用抗VEGF药物阿柏西普,规范化治疗和管理DME,降低患者致盲风险、改善视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结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林,欲更好地治疗DME,必须追根溯源,从其病因学深度挖掘,精准对因治疗。血管生成因素和炎性因素在DME发病和进展当中的作用业已获得大量循证研究的证实,故阿柏西普兼具抗VEGF和抗炎双重作用机制的药理学优势,无论从药物结构,还是药代动力学方面,均非常契合DME的疾病机制和特点,一发破的,当之无愧成为DME治疗的一线首选。阿柏西普治疗DME的优势获得众多临床试验和临床实践的证实,使各位眼科专家对抗VEGF治疗DME寄予厚望。期待在内分泌科和眼科的联动协作下,在抗VEGF经典药物阿柏西普的加持下,在《共识》的权威指导下,DME患者能够获得“防”“治”俱好的更优化解决方案,呵护视力、守卫视力,拥有健康人生。(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声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