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陷入视网膜脱离的怪圈

在如今网络发展的年代,“低头族”是对年轻一代人的新标签。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很多人通过它工作、学习、娱乐和生活,殊不知这样会造成用眼过度,最终可导致视网膜脱离。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视网膜脱离?

用眼过度

“一位大学双眼近视-度,在做近视手术前的常规眼底检查时发现视网膜出现视网膜裂孔及变性带,通过眼底激光封孔治疗及时防止了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医院集团河北省区常务副总院长姜彩辉博士介绍,现在很多年轻人由于长期熬夜刷屏、追剧、玩游戏,长期近距离用眼导致用眼过度,加上电子产品的辐射,还有不良的用眼习惯比如趴着睡觉导致眼睛受压等,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诱发视网膜脱离。

姜彩辉博士表示,年轻人的视网膜问题常出现在眼睛下方,这种情况病程进程慢,更不易被发现。而一旦久拖不治,这类人群患青光眼、白内障的几率也要比其他人高十几倍。

因此,在工作或学习时,建议大家每用眼一段时间休息一会眼睛,并且尽可能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

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大于度的近视,高度近视由于眼轴拉长,视网膜容易变性、变薄。随着玻璃体的牵拉,变薄的视网膜易发生裂孔,而视网膜裂孔正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常见的类型)的前提。

所以,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更易引起视网膜和玻璃体的病理性的改变,是形成视网膜脱离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建议高度近视患者每年进行验光和眼底检查,观察度数的变化和眼底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高度近视的人在进行剧烈运动或游戏娱乐时,不要做出急速转弯、向下俯冲之类的动作,如跳水、蹦极、过山车等,避免使眼球瞬时压力剧增而导致视网膜脱离。

如何发现是否患有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的脱离是有早期症状的,只有早期发现,才能早期治疗:

1.飞蚊与闪光

2.中心视力下降

3.视物变形

4.视野遮挡

早发现早治疗

在视网膜脱离的早期,可以通过激光或手术遏制病情的发展,挽救视力。如果视网膜脱离发展到中晚期,可能就要通过复杂的眼底手术治疗,不仅治疗难度更高,部分损失的视力也可能难以挽回。

如今,高强度用眼与生活压力巨大的现代社会环境使得眼底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年轻人群体,尤其是高度近视人群。如果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早期症状,医院进行相应检查。

姜彩辉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医院集团河北省区常务副总院长

医院集团河北省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医院集团学术委员会委员;

医院集团河北省眼科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原北京市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老年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

北京市医学会鉴定专家;

主攻方向是外伤性低眼压及眼球萎缩的病理生理机制和视网膜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擅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复杂眼外伤等眼科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主编专著一部,副主编一部,副主译一部,参编其他专著4部。发表论文70余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xingguo.net/swmbxhl/88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