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不能吃,想动不能动,很多糖尿病患者深受其害。
糖尿病是我国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如果在饮食上不注意,就很有可能会使血糖升高,容易引起并发症,甚至威胁着人体的生命安全。
目前糖尿病低龄化、年轻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查出患有糖尿病。本期栏目,邀请方回春堂夏卫东医生讲讲如何预防糖尿病与糖友的健康生活。
这几类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的人2.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人3.超重或肥胖的人4.长期久坐、缺乏运动、压力大的人5.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人6.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囊卵巢综合症、长期服用抗精神病或抗抑郁药物的人7.母亲怀孕时有糖尿病史/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儿童或青少年
这些人群最初几乎没有明显症状,夏医生建议满足以上任何一条,医院检查,定期进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警惕糖尿病并发症
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症」。消渴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
《诸病源候论-消渴候》提到:其病变多发痛疽。《河间六书-消渴总论》篇说,消渴一证,「可变为雀目或内障」。
这说明两千多年来,中医及古代医家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也有一定的认识。
高血糖环境会使血管发生硬化,如微血管、小血管、大血管等,从而诱发眼病、肾病等微血管病变,心脑血管病等大血管病,神经病变等疾病。
夏医生说糖尿病者患者容易诱发以下5种表现,糖尿病患者如果占了一个,就要警惕并发症。
表现一:胸闷、气短
心脏血管发生病变时,可能因心肌缺血导致胸闷、气短的情况发生,这时,要小心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
此外,若出现双下肢水肿等情况,可能是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表现二:视力下降、模糊
视网膜病变时,因血糖太高,使葡萄糖及代谢物进入眼球晶状体,屈光力增强,形成一过性近视,血糖平稳后,视力恢复。
若出现视物不清,甚至感觉眼前东西挥之不去,可能是眼底视网膜发生非则增殖性病变。
表现三:泡沫尿、水肿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约35%,严重威胁糖友的身体状态。当出现泡沫尿、夜尿增多,且长期持续这种症状,要警惕肾病。
此外,若双下肢及眼睑出现水肿,可能是双肾缺血、缺氧,导致肾小管对水和钠的吸收增加,引起的水肿。
表现四:下肢发凉、触觉减退
足部距离心脏最远,高血糖环境会使血液循环变差,当血运行不足时,可能会使下肢发凉、足底发紧,有蚁行感、针刺感、灼热感,或痛、温、触觉减退等感觉异常,这时,要小心糖尿病足、及周围神经病变。
表现五:皮肤干燥、瘙痒
皮肤干燥、瘙痒,是糖尿病并发症早期常见表现,与神经病变有关。
高血糖会引起神经纤维不同程度的萎缩,导致神经功能异常,从而出现皮肤异常反应,出现皮肤瘙痒。
此外,神经病变还会引起腹胀、恶心、餐后不适等“糖尿病胃轻瘫”的表现,性欲下降、ED(勃起功能障碍)等表现。
糖尿病患者夏季如何科学运动
炎热的天气给糖尿病患者运动带来了新的考验,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后出现了头晕、低血糖的症状,需要引起警惕。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要准备好饮用水、食物、血糖仪及糖尿病人急救卡。糖尿病人在夏季容易出现口干、乏力等症状。在血糖控制不好的时候容易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所以糖尿病人在运动时要带上急救卡,以便出现上述急症时能及时就医。
糖尿病人在夏季适合选择“慢运动”,如散步、健身操、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每次运动在30分钟为宜,以免出汗过多,出现脱水、中暑等情况;糖尿病人运动后不要马上洗澡,也不要喝冷饮,要注意适度休息。
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
1.控制每日摄入所有食物提供的总热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
2.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丰富的食物,粗细食物搭配食用,适当吃一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菌藻类及魔芋食品,尽量选择鱼、禽或瘦肉,减少不可见的脂肪摄入,限制饮酒。
3.限制饱和脂肪摄入量、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应多吃一些大豆类蛋白,选择脱脂、低脂或低乳糖产品。
4.减少食盐摄入,每天最好在5克以下,做汤、做菜尽量少放或不放盐。
5.坚持少食多餐,进餐定时定量,还要细嚼慢咽,交替进餐,间断进餐。
名医推荐
夏卫东
副教授
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中医教研室副主任;全科医学教研室主任;浙江中医糖尿病协会委员。擅长治疗:三高症,失眠症(抑郁),呼吸道疾病,及中医养颜美容抗衰老及其他中医内科杂病。
坐诊信息
临平馆:周二下午
拱宸桥馆:周三上午、周日下午
半山馆:周四上午
今日福利
文末留言#抢号#
即可获得夏医生的义诊号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本次义诊号仅限临平馆使用)
THEEND
往期精彩
中伏到,失眠多梦、出汗过多易“伤”心,夏季养生先养心,好处多到想不到
燥热、乏力、没胃口,试试“消暑果”和“神仙茶”,清热解暑,清凉一夏!
吃西瓜到底能减肥还是长肉?“盛夏之王”解暑生津、消除疲劳,你都吃对了吗?
本文来自综合整理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违规,请后台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