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孕37周以下早产儿出生率为8%-1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高达17%
其中20%的患儿因此丧失视力
这是一组让人颤栗的数据
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还不仅仅只是个数据
它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百度贴吧里
一位父亲在年1月21日发布了一条帖子
帖子的标题是“请教”
我小孩今年15岁了,也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者,双目完全失明,年龄大了开始会埋怨父母的过失,父母一时的错小孩子一辈子的痛苦流泪,不知道现在医学能不能治疗这种疾病,哪位吧友有这方面的信息发出来给大家一点希望或安慰,谢谢。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什么?
为何会双目失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指在孕36周以下、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并进一步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临床分为五期1期,血管改变阶段
2期,视网膜病变阶段
3期,早期增生阶段。视网膜小范围脱离,这个阶段是治疗的关键期
4期,中度增生阶段,视网膜脱离范围增大,可能扩大到一半以上。
5期,极度增生阶段,视网膜全部脱落,宝宝完全失明。
这种病从发病到完全失明非常快,而且可有效治疗的时间窗口很窄,因此早产儿出生后要及时检查,对高危者应每周检查。
这么可怕的一种病能治好吗?
提到这个病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黎晓新教授,她是我国最早研究这个病的专家,她曾经对着一位从香港来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求治的母亲说,“为什么拖到现在才来,你儿子的失明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位母亲泣不成声,她怀里抱着1岁多全盲的儿子。
我们前面说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为五期,在第2~3期可行激光或冷冻治疗,凝固无血管区。第三期是关键期,不治疗好的话发展到了第四期要做手术,到了第4~5期,要做玻切手术切除增殖的纤维血管组织,同时做光凝,挽救视力。
早产的有长时间吸氧史的宝宝,家长一定要记得带宝宝去做个视网膜病变筛查,这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命运。
厦门眼科中心引进了新生儿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RetCam,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设备。如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已经顺利开展,一旦筛查出有病变,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下载眼科通在家看眼病
全国首家移动互联网眼科医疗服务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