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这“三高”已经成为了高发病,尤其是血糖高。老年人血糖高是普遍现象,不少年轻人也陷入其中,从三四十岁就有血糖高,最后演变成糖尿病,成为一名“糖友”。
很多人血糖高并未及时发现,大多是在体检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有可能患上糖尿病,对于高血糖患者而言,在平时应该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01血糖升高,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危害?
高血糖,顾名思义是他的血糖标准,超过了正常值,高血糖病不一定是糖尿病,但是也不能忽视他的全家。长期血糖过高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引起多种并发症:
导致机体缺水
血糖过高会使人体内大量葡萄糖酸尿排出体外,从而导致机体发生脱水的情况。脱水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水分会通过细胞内向细胞外进行转移,从而引起细胞体内发生失水的情况。
抵抗力降低
如果血糖长期偏高,那么葡萄糖不能很好地被吸收,从而机体需要通过分解蛋白质,脂肪来提供能量,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出现。
代谢紊乱
高血糖会使体内脂肪、蛋白质发生代谢紊乱,从而引起其他并发症,严重的话还会引起昏迷的症状出现。
导致各种血管神经慢性的症状
血糖居高不下,有可能会对血管以及神经造成损伤,从而引起视网膜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疲乏无力
人体内缺乏胰岛素,血液中的葡萄糖就不能正常的进入细胞,从而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但是细胞又不能储存葡萄糖,当血糖超过肾闭值时,从而造成体内能量浪费,出现疲惫无力的症状。
造成皮肤的感染
血糖居高不下,导致抵抗力下降,严重的大血管病变,还会导致下肢动脉损伤出血,糖尿病病足和皮肤感染的现象。
02血糖新标准已公布,不是3.9~6.1,是这个范围,或许你血糖不算高
——空腹血糖正常值
①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70~毫克/分升)。
②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③当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尔/升(毫克/分升)以上,血浆血糖在6.4毫摩尔/升(毫克/分升)以上,应做糖耐量试验。
④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毫克/分升)时,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显著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餐后血糖正常值
餐后1小时:血糖6.7-9.4毫摩/升。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mg/dl)。
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餐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变,血糖标准也是出现变化。
目前最新的空腹血糖标准是基于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素质比之前的标准,要出现了一定的改变,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血糖标准。
青少年
对于18岁的青少年而言,此时正是人生的大好年龄,青春活一,新陈代谢旺盛,所以对于血糖的标准也是非常严格的,空腹血糖应该保持在4.4到6.1之间,如果在这范围内说明血糖特别标准。
中青年
对于18岁到60岁之间的人可称为中青年人。
此时,大部分中年人已经有了家庭和工作,生活压力比较,它不仅要赚钱,还要照顾孩子,在生活方方面面都要付出自己的努力,所以对于血糖标准可以稍微放宽松一些,应该保持在4.4到7.1之间。如果血糖稍微偏高,也不用过多担心,只要调节饮食习惯就可以了!
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而言,血糖标准相对来说比较宽松,因为年龄比较大,身体的各项机能都特别的低,因此对于血糖的标准可以稍微防宽松一些,只要将血糖值保持在7.0~9.0mmol/L之间就可以了。
——糖尿病患者,要如何保持血糖平稳?
根据医生指导合理用药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发病之后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通过注射胰岛素,服用降糖药物都有控制血糖的效果,正确用药是让糖尿病改善的关键。
充足的运动量
有糖尿病出现适当锻炼身体也很必要,在运动量充足的帮助下可以促进热量消耗,将体内的糖类物质转变成能量提供,血糖才会稳定。
因为久坐不动,又从饮食过程中获取较多的热量,血糖会明显升高,各种不良症状就明显,需要通过锻炼这种方式来积极降低血糖。
每天规律作息
长时间的熬夜会加速身体衰老,影响内分泌,身体的激素分泌出现改变,或者内分泌功能异常,胰岛素分泌紊乱的情况下会导致血糖升高,因为想要稳定血糖,一定要拥有充足的睡眠。
定期测量血糖
定期自我监测血糖,依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不随意间断治疗,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