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小酱导读:“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一首熟悉的《你是我的眼》,大概是对失明者眼中的世界最贴切的描写,如果说遗憾,可能他们最大的遗憾就是还没用眼睛看够这个美丽的世界吧。而现在研究发现,一种人造视网膜可能帮助恢复视力,失明者的福音来了!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由有机油墨和黄金制成的人造视网膜有可能帮助失明的人恢复视力。这种新物质是由一种极薄的有机晶体颜料制成,这种颜料广泛用于印刷油墨、化妆品和纹身颜料。
根据这项研究,当这些色素在特定的分层结构中排列时,晶体就能吸收光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就像眼睛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一样,感光细胞被称为光感受器,因此这种晶体能使视觉成为可能。
为什么这种晶体装置能使视力恢复
该晶体有望恢复数百万患有视网膜炎、遗传性眼疾和老年性黄斑变性疾病病人的视力,这些疾病是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
这些疾病导致光感受器消失了,但在视网膜中处理电信号并将其传输到大脑的其他神经元被保留下来。瑞典林雪平市大学研究有机电子产品的研究员EricGlowacki说:“失明者的这些神经元非常健康,而且功能也很好。那我们可以尝试绕过感光器直接刺激神经元来恢复视力吗?”
避开眼睛里的光感受器来恢复视力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想法了。还有其他的视网膜植入物正在人类身上测试或者已经应用于市场。一些人使用外部摄像机将电极植入视网膜,并使用另一个植入耳朵后的装置为设备供电。其他的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利用小型太阳能电池作为光感受器来代替无线方式,以此来达到恢复视力的目的。
新植入物与其他物质的区别在于它是无线的,使用的是有机化合物而不是硅基材料,更容易被人体接受。
这种新型装置的优势是什么
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德里克·成说,这种恢复视力的方式很独特,他研究的是视网膜植入物的生物混合疗法,但他并未参与这项新研究。人的眼睛本身有一个色素层,所以这个方法更接近于视网膜原本的样子。
该视网膜装置也非常薄,这对于任何被植入眼部组织的东西都至关重要。事实上,根据这项研究显示,它的厚度仅为80纳米,比单个神经元薄倍,比最薄的硅视网膜植入物薄倍。
研究目前面临的困难
研究人员说,目前很难制造出能够自行产生足够能量来激活神经元的无线植入装置。还需要找到解决的方案包括测试和优化不同的颜料组合,这些颜料是要擅长吸收光线的。他们在装置的一层黄金上放了两层不同的颜料,当这个三层装置暴露在光线下时,电子就会聚集在上层,正电荷进入底层,产生的电场就会刺激神经元从而产生视觉。当装置被放置在盐水中时,这种环境与眼睛内的环境相似,因此该装置产生的电场就会被邻近的神经元感知。
当时,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电气工程教授雅艾尔·哈内恩和她的团队从鸡胚中提取了视网膜。当一只鸡长在鸡蛋里生长时,小鸡的眼睛会在第14天形成,但直到第16天眼睛的感光器才会形成。这给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在“失明”视网膜上为期两天的研究窗口。
在将该设备连接到提取的鸡视网膜后,研究人员将光线照射在视网膜上,发现它产生的电流足以刺激视网膜神经元的其他部分。
该团队目前正在活体兔子中测试该装置,并在志愿者视网膜外科医生的帮助下进行测试。虽然兔子不是失明的,但它们不会看到红色,因为它们只有绿色和蓝色光谱的光感受器。如果视网膜植入物吸收了红色的光谱,那么研究人员就能在动物的视觉皮层看到神经元的反应。换句话说,他们通过动物实验可以看到该装置是否能帮助动物看到红色。
研究人员通过对鸡和兔的测试,想知道这种装置是否也能帮助动物产生视觉,对于不同的动物研究,也有不一样的启发,比如鸡胚眼睛视网膜中的感光器在眼睛形成后两天才形成,这个发现可能有助于研究失明者的视网膜,而兔子的眼睛不会看到红色,通过兔子实验可以看到该装置是否能帮助兔子看到红色。
小编有话说:
虽然最后的结论尚未确定,但是经研究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只是现在的他们还是有一段路要走,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研究人员就可以克服困难真正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帮助失明者恢复视力。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