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视讲堂杨培增教授感染性葡萄膜炎不要

白癜风十大专业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0314/4786590.html

编者按:

葡萄膜炎是一类常见的致盲眼病,约10-15%的盲目是由葡萄膜炎所引起。目前,葡萄膜炎的诊断和治疗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常出现误诊及漏诊的情况。葡萄膜炎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已成为眼科领域的热点问题。在第19届全国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学术会议上,杨培增教授作了“从三个病例看感染性葡萄膜炎的诊断”的报告,阐述了葡萄膜炎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1

病例一

病史:陈X,女,39岁,因“右眼严重红痛、视力下降2个半月”于年4月就诊。3年前患淋巴结核,已治愈。PPD(++),γ-干扰素释放试验(+)。医院诊断为“虹膜炎、结核性葡萄膜炎”,予抗结核药物+泼尼松25mg/d,治疗无效。

第一次就诊时检查:Vod0.05,Vos1.0,右眼上方巩膜弥漫充血,角膜透明,前房闪辉(+),前房细胞(+),虹膜大部分后粘连,玻璃体混浊,眼底不可视及。胸部CT:未见异常。

眼前节照相(上方巩膜弥漫充血)、UBM(巩膜弥漫性增厚)、眼部B超发现有类似占位性病变如图:

诊断:全巩膜炎

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治疗效果:治疗5个月后,Vod0.15,Vos1.0,眼前节照相(巩膜充血消除)、UBM(巩膜增厚减轻)、眼部B超(眼底病灶消失)如图:

体会与启示:

1、有结核病史不代表其发生的疾病与结核有关;

2、抗结核治疗2个半月无效,提示结核性葡萄膜炎诊断可能性不大;

3、弄清结核菌素皮试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意义。

知识点

一、结核菌素皮试(PPD)结果意义:

阳性:

1、提示感染过分支杆菌;

2、不能确定是感染还是患结核病;

3、不能区别现在患病还是以往患病;

4、不能确定疾病处于活动期还是静止期。

阴性:

1、没有结核菌感染;

2、约10%-25%活动性结核呈阴性结果,免疫功能受抑制者可呈阴性结果。

PPD与感染性葡萄膜炎的关系:阳性结果不代表葡萄膜炎一定由结核引起,阴性结果不代表葡萄膜炎与结核一定无关。

二、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体外刺激受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检测产生γ-干扰素的T细胞。

意义:

1、用于判断潜伏性结核杆菌感染;

2、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PPD;

3、阳性仅表明存在对结核杆菌的细胞免疫反应;

4、阳性不能用于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

5、阳性不能预测受试者发生活动性结核的风险;

6、不要不加选择地进行此项检查。

三、若对患者不加选择地进行PPD,绝大多数非结核性葡萄膜炎患者会被误诊为结核性葡萄膜炎。根据贝叶斯(Bayes)公式进行计算,得到阳性预测值为2.9%-13%,即对葡萄膜炎患者不加选择进行PPD检查,阳性者中实际患有结核的概率为2.9%-13%。

2

病例二

病史:谢XX,女,33岁,因“右眼视力反复下降8年”于年12月就诊。发病初期检查,PPD(+),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葡萄膜炎(od)视网膜病变(od)”,予抗结核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有所好转,后出现炎症反复发作并出现黄斑洞,予抗结核+玻璃体切除手术等治疗后,黄斑洞愈合,但炎症反复发作。

在我院第一次检查:右眼前段(-),玻璃体混浊(+),眼底见黄斑区及附近有陈旧性及新鲜病灶。

初步诊断:眼弓形虫病?

进一步检查:房水抗弓形虫抗体>IU/ml,房水IgG总量0.42g/l,血清抗弓形虫抗体44.9IU/ml,血清IgG总量8.31g/l,Witmer系数=.26(>4即可诊断弓形虫病)

确定诊断:眼弓形虫病(弓形虫性视网膜炎)

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20mgqd;磺胺嘧啶首剂2g,维持1gqd;螺旋霉素mgqid;氯化钾缓释片1片qd。

治疗效果:治疗6周后黄斑区及附近病灶完全瘢痕化,如图:

体会与启示:

1、从8年病史上看患者不可能患的是结核性葡萄膜炎;

2、仅靠PPD阳性诊断使患者误诊误治8年;

3、PPD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要根据病人葡萄膜炎的特征、全身活动性病灶及以往治疗效果进行选择;

4、不要对患者不加选择进行结核菌素试验。

3

病例三

病史:孙X,女,29岁,因“右眼视力反复下降伴眼前黑影1年”于年6月就诊。医院诊断为玻璃体混浊,建议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患者拒绝。医院行玻璃体HSV(Ⅰ+Ⅱ型)IgG、VZV-IgG、巨细胞病毒IgG、弓蛔虫抗体检测均为阳性,予激素及驱虫药物治疗,病情暂时缓解,后又反复发作(一年内复发4次)。

在我院第一次检查:Vod0.3,Vos1.0,右眼前段(-),玻璃体混浊,眼底未见确定性病变;左眼检查未见异常。FFA:显示右眼视网膜血管渗漏。

诊断: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

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治疗效果:治疗后病灶完全消退,如图:

体会与启示:

1、实验室检查要根据临床表现。要注意多种疾病可引起视网膜血管炎:如Behcet病、梅毒、结节病等,每种疾病都有其特征性改变;

2、不同病毒、弓形虫、弓蛔虫引起的葡萄膜炎,临床表现有很大不同,该患者的临床表现不提示这些感染性炎症,因此,没必要进行眼内液这些病原体抗体检查;

3、不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大包围式的实验室检查,往往给诊断带来困惑,导致错误治疗!

知识点:

小结

1、总体而言葡萄膜炎是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病史、病程、进展规律、以往治疗反应、临床检查及细节而定。

2、实验室检查仅适用于感染性葡萄膜炎、感染性眼内炎、恶性肿瘤所致的伪装综合征。

3、在临床检查的基础上(怀疑的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实验室检查,盲目检查会给诊断带来非常大的困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xingguo.net/swmbxzz/66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