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可以诱发葡萄膜炎?这是真事儿!
而且在白内障术后发生葡萄膜炎时候,很少有医生想到是白内障的问题,所以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葡萄膜炎。
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只具有晶状体诱发性葡萄膜炎组织病理学特征的眼睛,只有5%的病例曾被临床医生怀疑过葡萄膜炎与晶状体有关。
白内障和晶状体的关系
白内障和晶状体是啥关系呢?晶状体是我们眼睛里一个透明的“凸透镜”,帮我们调节看远和看近。
当透明的“晶状体”变得混浊的时候,医生就会给出一个新的眼病名称“白内障”。
春梅医生今天的话题就是跟这种混浊的晶状体有关的、很容易被忽视的葡萄膜炎。
晶状体诱发性葡萄膜炎的来源
晶状体诱发性葡萄膜炎(lens-induceduveitis,LIU),有时也称为晶状体源性葡萄膜炎(phacogenicuveitis)。
这两个术语经常作为同义词,用于描述所有由晶状体引起的葡萄膜炎的病例。这些病例以前也被称为晶状体溶解性、晶状体毒素性、晶状体抗原性葡萄膜炎,或晶状体过敏性眼内炎。
第一个描述晶体溶解性青光眼临床表现的医生是年的Giffordas,年,Verhoff和Lemoine医生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病理过程的实质。直到年,Flocks医生将“晶体溶解”一词作为一个医学术语正式确立。
晶状体诱发性葡萄膜炎的病因
LIU的主要诱因是,过熟期白内障囊膜破裂后晶状体皮质溢出、白内障手术后皮质残留、还有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材料触及玻璃体而引起的葡萄膜炎,病因是晶状体成分或IOL材料的存在引起的,所以清除晶状体皮质和IOL材料对于控制葡萄膜炎是有效的。不同病例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细节可能有所不同,但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是相同的。
虽然医学文献中几乎没有关于LIU的发病率和流行病学的数据报告,但多数眼科医生认为LIU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普遍,因为在这些国家白内障是致盲的主要原因,葡萄膜炎作为致盲的原因在发展中国家应该被低估了。
同时,虽然LIU是一种可治愈的葡萄膜炎类型,但经常被误诊。如果没有进行适当的治疗,这种葡萄膜炎通常会发展为继发性青光眼,最终由于顽固性疼痛和失明,只能行眼球摘除术。
目前全球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白内障患者也爆发式增长。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量的增加,必然会带来晶状体诱发性葡萄膜炎发病率的升高,正确认识和治疗这种葡萄膜炎对于保留视力和眼球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DiagnosisTreatmentofUveitisSecondEdition().CStephenFoster.AlbertTVitale
本文作者